所屬領域
生產管理 > 成本管控
適合行業
電力能源行業 生產制造行業 政府機關部門 教育培訓行業 其他
課程背景
在當今制造技術高度透明的情況下,為什么不同工廠的制造成本差異會在30%-60%?(行業調查);為什么在一些人看來是虧本的生意,而另一些人確認為很好做,并且產生了相當高的利潤率?現代IE的發展,正引領一場制造業的效率革命,過去:以品質求立足,如今:靠效率求生存!在現代IE眼里:我們的工廠至少存在30%以上的效率提升空間,同時還可以降低20%以上的成本 您的企業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嗎?多樣少量,中間庫存和各種浪費驚人!動態管理難以實現!產品在不斷降價,成本難以同樣快速的降下來!想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卻找不到突破點,改善的效果總是不明顯! IE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產效率提升方法,通過 IE 提高內部運作的過程效率持續消除浪費,實現內部增值最終向客戶提供完美的服務,應用 IE 方法實現精益 “ 一個流 ” 生產、平衡生產線、改善布局等,真正明白為什么德國、日本、美國的生產技術總是處于高端水平,知道如何通過產能標準書控制成本,從而靈活應對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的生產效率管理,壓縮庫存和生產周期,降低成本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本課程重點傳授系統的基礎 IE 專業知識,及在工作中的實戰技法,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與應對技法。將工作中表面看起來不相關,但其實互相關聯;看起來一團亂麻,其實因果分明的疑難問題 . .
課程目標
◆ 從系統的角度了解現代IE(工業工程)的真正含義及發展歷史 ◆ 學習衡量工廠效率的指標定義及計算方法,明確IE工作的方向 ◆ 學習如何區分增值和非增值的工作及活動,以增值的方法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 系統學習傳統及現代的IE改善手法,從大量實例中感受IE改善帶來的成果 ◆ 多品種少批量情況下的IE解決方案:單元化生產線設計方法與運用 ◆ 全面學習工廠各個環節存在的浪費及消除各種浪費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制造成本
課程時長
兩天
適合對象
從事生產管理相關工作的經理、主管、工程師,工業工程(IE)及工藝工程(PE)工程師、技術員
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
第一講:IE職能分析及組織設計
一、IE工程的定義及發展概況
1.IE的發展歷史與變革
2.傳統IE手法與改善工具
3.現代IE的發展趨勢
4.精益生產與現代IE的區別及聯系
案例:中泰龍家居集團生產周期如何重10天減到4天
案例:某鎖具公司企業從7天填線期到一天出成品
二、職能組織與IE效率
1.現代世界級企業組織結構分析
2.生產工程(工藝工程)職能分析
3.工藝工程與IE效率的關系
案例:蘇27飛機的案例
案例:美的電磁爐IE經驗分享
4.生產計劃(PMC)
1)職能分析
2)生產效率
6.生產部門關鍵職能分析
7.IE技術手法在生產部門的運用
8.品質部門關鍵職能分析
9.品質成本分析與IE效率
10.各職能部門關鍵的管理績效指標
11.IE在工廠應有的管理角色定位
12.IE與工廠職能部門的協作關系
案例:索尼生產計劃管理與控制
案例:美的生產計劃控制體系
第二講:標準時間設定及標準化
一、標準時間設定方法
1.預設時間法(PTS)簡介
2.現代IE常用的預設時間法(MOD法)
3.模特法(MOD)原理及其在IE預設時間中的運用
4.作業時間秒表分析法
5.人機作業時間分析
6.寬放原理及標準時間設定
案例:北汽銀翔時間測定案例
小組活動:實例分析與計算
討論:我們所管轄的區域時間優化的空間是多少,該如何去優化,創造的年效益是多少?
二、標準化作業實施方法
1.產品制造工藝、工序分析
2.制造工藝標準化實施步驟
3.工序安排及作業內容標準化
4.標準化作業指導書(WI)制定及員工培訓
案例:美的電磁爐標準化的過程
案例:索尼標準化實施的流程
討論:我們公司如何實現作業標準化并落實
總結:江門供電局是如何落地的
5.生產條件標準化
1)設備工具
2)物料
6.員工作業動作標準化
7.標準化作業與效率質量的關系
案例:索尼的一頁紙指導書
討論:如何讓我們的工序標準化,讓傻瓜都能操作(各小組選一個最難的工序)
第三講:IE現場效率改善手法
一、效率定義及分析技巧
1.生產線標準產能設計與分析
2.生產性數據收集統計
3.產線生產效率計算方法
4.綜合設備效率計算方法(OEE)
案例:偉利電子的效率計算方法(如何精確到秒)
二、IE效率改善方法與步驟
1.IE技術對七大浪費的消除
2.現代IE效率改善的六大方法
3.動作經濟性原則分析與運用
4.理論作業瓶頸與實際瓶頸分析
5.ECRS改善手法運用
6.生產停線異常分析與改善
7.員工作業異常分析與改善
8.低質量效率損失分析與改善
9.自動化在效率改善中的運用
10.人性化管理與生產效率
案例:富士康如何讓人人都變成IE
案例:美的MDS是如何誕生的
實操:每組拆解本公司的一個產品做分享(各組產品不能雷同)
三、快速換線(SMED)效率改善
1.換線時間統計與分析
2.區分內部作業時間與外部作業時間
3.識別同步作業改善機會
4.換線活動過程中的典型浪費分析
5.縮短換線時間50%的六大步驟
實操:改善實例演練(各小組準備一個型號的換模、線計劃)
第四講:單元化生產線設計
一、生產線設計
小組活動:生產線模擬
1.生產線設計原理與基礎
2.生產線現場存在的典型浪費分析
3.生產線布局設計的六項基本原則
4.如何在生產線設計時減少作業浪費
5.設備加工細胞單元化的風險與挑戰
二、單元化生產線設計步驟
1.產品分族的重要性、產品分族方法
2.設備加工型單元線節拍設定方法
3.單元流水線節拍設定原則
4.工序半成品緩沖庫存(IPK)、物料補充系統/數量、頻率
三、IE工作關于人的問題與處理
1.IE的角色定位與特點
2.IE應有的心理素質與人的問題應對
3.IE“做局”、“造勢”的技術
案例分析:IE的工作策略
討論:讓工廠利潤增加5-10%的方法與步驟
解疑:學員提問及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