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進階之授課技巧實操訓練》課程,針對已經具備豐富授課經驗的企業內訓師,旨在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深入探討和練習,讓學員能夠將課程設計的流程精準展示,深度掌控課堂,鼓舞學習氛圍,提升學員參與度,提高培訓成效。激發學員為企業績效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培訓立足授課技巧的五大技能,遵循PESOS訓練原則,以學員實際授課課程為載體,讓學員在課堂實踐中,掌握教學法的操作細節,彰顯課程設計的成果。
a 【培訓師的成長階段】
a 【林琳老師企業內訓師成長三階段課程】
ü TTT內訓師基礎培訓 (3天)
ü TTT進階之課程設計與開發 (2天)
ü TTT進階之授課技巧實操訓練 (3天)
a 【基于培訓師成長階段的培育重點】
成長周期
匹配培訓
培訓對象
成長點
入門
3-9個月
TTT初階
嚴格選拔的企業兼職講師
§ 主動承擔企業培訓任務
§ 全面了解成長方向
§ 以專業的形象,熱情、流暢的表達,活躍在講臺上
歷練
1-3年
TTT進階課程或工作坊
§ 完成TTT初階
§ 活躍授課一線
§ 亟待提升課程設計水平的兼職講師
§ 清晰課程開發脈絡,獨立開發課程
§ 崗位技能有效復制
§ 課程主干清晰,易于傳承
成長
3-5年
TTT高階課程或工作坊
§ 完成TTT中階
§ 活躍授課一線
§ 亟待提升授課技巧,凸顯培訓效果的兼職講師
§ 學習微觀教學方法
§ 課堂張弛有度,內容有料
§ 營造生動氛圍利于學員成長
成熟
5-8年
培訓體系搭建項目
§ 完成TTT高階
§ 通過企業項目成員選拔標準
§ 產出企業自有培訓課程體系
【課程核心特色】
ü 綜合體驗:完全改變一個講一個聽的灌輸式教學,以過程實效為出發點,以學員為核心,綜合運用講授、互動、小組討論、上臺展示、視頻賞析、多維回饋、冥想等多種培訓方式作為知識、技能、觀念的傳輸載體,以靈活豐富的培訓形式全面調動參與者的視覺、聽覺、動手、思考能力,讓培訓形式靈活多變,讓培訓成果得以彰顯。
ü 專業應用:以學員為核心,不僅要教,重點要會。通過學習-實操-學習-實操 反饋-再學習-實操 反饋的方式,讓學員立體學習臺前表達和課程設計等培訓內容;課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ADIE的方法與教案設計工具,方法簡單內涵深厚,圍繞核心讓學員多次體驗所學的應用,課程本身就象沙盤一樣,讓學員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行為每次的影響與成果,使學員不斷反省與修正!在應用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
ü 立體提升該課程立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深諳“技能”與“觀念”的關系,在課程設計中,不但注重培養學員的綜合技能成長,更關注引領學員系統思維、觀念、態度的正向發展;課程從角色心態、需求導向的觀念、系統客觀的思維、專業培訓技術四個維度,由老師進行立體式的言傳、身教、觀講討論等,帶領學員進行全方位的學習與踐行。
【培訓對象】:
ü 具備一定的授課經驗,并參加過《TTT進階之課程設計與開發》系統學習的企業內訓師;
【學員人數】:20-28人
【培訓時間】:2-3天
【培訓方式】:
激情講演、案例剖析、真實故事、問題思考、趣味測試、角色扮演、
觀摩學習、游戲感受、情景模擬、討論交流、現場析疑、互動推理
【課程收益】:
通過三天的培訓與練習,培訓班學員獲得6項可衡量的收益:
ü 能夠清晰理解學習者的學習成果與教學法的關系,認同細節決定成敗,進而提升對教學方法操作嚴謹度的重視,提升內訓師專業素養;
ü 理解互動引導的目的,并能夠寫出符合ORID的多層次問句;愿意在未來教學中持續應用互動引導的方法,引發學員的現場思考和參與,將被動學習的課堂轉變為主動學習的課堂,將“要我學”逐步引領為“我要學”,在課程中埋下“負責任”的種子;
ü 能夠按照案例研討操作的標準流程,來引領討論,發表與總結,愿意鍛煉自己的客觀中立的培訓立場,開放的接納的培訓態度,進而激發學員的思考和負責任的選擇,達成教學目標,支持企業培訓的發展;
ü 能夠應用影片帶領的方法進行活動體驗或技能示范,愿意鍛煉自己感性表達,理性引導的課堂表現力,進而提升課程帶給學員的影響力,支持企業培訓的發展;
ü 能夠掌握演練教學的操作步驟,并愿意絕對遵循PESOS 原則進行演練帶領,關注細節操作并做到全局掌控課堂,為技能培訓快速復制彰顯成效,支持企業績效提升;
ü 能夠給予學員客觀的評價和具體的反饋,理解“人都是朝著被鼓勵的方向前行”,愿意給予學員鼓舞性的反饋,激發學員更多的思考和行動,進而服務企業發展。
【課程大綱】:
一、教學法先備知識
1. 培訓開場
1) 講師介紹&分組活動
2) 學習需求分享與共識
3) 課程介紹、學習公約
4) 成長路徑與學習承諾
2. 課教學成果VS教學方法
1) 學習成果金字塔
2) 教學法概述
3) 小組課題ASK分析
4) 教學法初配
二、教學法研習(上篇)
1. 認知-基于目標的引導互動
1) 知行合一EAT
2) K可用教學法概覽
3) 引問之實做與反饋
2. 論理-案例研討
1) 串場活動1(KSA)
2) 案例研討的功用與成查
3) 案例選擇
4) 案例研討的操作步驟
5) 實操與反饋
3. 感知-影片素材運用
1) 影片的功用與成果
2) 影片選擇
3) 影片教學的操作步驟
4) 實操與反饋
4. 總結與作業
三、教學法研習(下篇)
1. 課程回顧消化
1) 串場活動2與研討
2) 第一天學習心得分享
3) 培訓總結提問三層次
2. 體驗-教學活動
1) 活動應用時機與目的
2) 活動設計的原則FISH
3) 活動實施三階段
4) 實操與反饋
3. 學以致用的秘訣-演練
1) 演練應用時機與目的
2) 演練教學流程與操作要點
3) 演練實施示范
4) 實操與反饋
四、授課技巧混合實操
1. 串場活動3
2. 規則說明
3. 發表與反饋
4. 觀察與總結
5. 作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