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思路
一家企業的發展速度,歸根結底還是由人來決定的。人的成長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無論是決策層、中層管理者還是基層員工,思維、格局和職業技能的提升直接決定了每個人對企業的貢獻大小;而這些都跟企業的培訓內容、品質、周期息息相關,企業的培訓品質取決于培訓師資、培訓內容、體系建設、傳承體系等方面。內部培訓師作為企業內部培訓的基石和可再生力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員工、管理層都面臨著很大的機遇和挑站:
ü 在工作過程中,如何快速的,在短時間內,讓大批新員工準確的掌握基本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方法,并在實際工作中保持低差錯率?
ü 如何通過工作中的實際指導,讓員工不斷的提升業務技能,提高職業素養和操守,并開始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崗位績效?
ü 如果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夠成為員工的老師,將自己所知所學傾囊授予員工就好了,這樣,每個部門就能靠部門的傳承來良性發展了,公司只要定期賦予大方向就可以了,這樣的狀態有可能達成嗎?
ü 如何提升企業內部訓練人員的綜合培訓能力?內部講師本崗位技能非常純熟,怎么才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升訓練技能、演說技能、演繹技能水平?
ü 如何在變化不大的工作中,讓員工保持工作熱情,傳承企業的文化與服務精神,獲得高客戶滿意度,提高企業的社會品牌效應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根據企業內訓師的特點,立足內訓管理角度,圍繞著客觀的思維“分析-設計-實施-評估”,輔以標準規劃工具,以命題展示為載體,運用PESOS訓練原則,讓學員練習在培訓中形神兼具,從講師臺風、授課技巧、共識培訓目標、言傳到身教的傳遞……系統考慮了內訓師定位與員工學習理論、講師風格與學員心理、課程需求分析與目標確定、教學模式運用、培訓大綱設計等內容,將內訓師授課技巧培訓從理論知識學習、現場演練、講師評估反饋到實際操作運用,在更新員工培訓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時,將學員專業能力與實踐運用相結合。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知識化、管理規范的培訓師隊伍,進一步提升內訓師素質和能力,有效提升內訓師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進而推動企業培訓專業的建設。
【培訓對象】:
ü 企業儲備干部、業務骨干 ;
ü HR培訓職能、內部講師 ;
ü 營銷人員與客服人員;
ü 中層管理者、部門負責人等。
【學員人數】:20-28人
【培訓時間】:3天
【培訓方式】:激情講演、案例剖析、真實故事、問題思考、趣味測試、
角色扮演、觀摩學習、游戲感受、情景模擬、討論交流、
現場析疑、互動推理
課程收益
本《內訓師培訓》課程設計培訓授課時間為三天,其中學員考評一天,立足內訓管理角度,圍繞著客觀的思維“分析-設計-實施-評估”,輔以標準規劃工具,以命題展示為載體,運用PESOS訓練原則,讓學員練習在培訓中形神兼具:培訓的形——講師臺風與PPT規范,培訓的神——基于共識培訓目標,從言傳到身教的傳遞。 通過三天的培訓與評鑒,培訓班學員獲得的收益如下:
授課和實踐演練相結合,講師進行針對性點評與輔導。學員將獲得課程設計、教案編寫、授課能力三方面12項可衡量的收益:
ü 能夠清晰理解講師的角色,找準講師的定位;
ü 能夠選擇科學的方法對學員現狀與需求進行分析,建立學員才是培訓的主體的意識;
ü 能夠掌握教學目標四要素的要求,并能夠應用寫出符合四要素的教案目標,為課程設計指引方向。
ü 能夠初步掌握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授課中的功能,并在授課中主動運用演示各種方法;
ü 能夠應用課程設計步驟方法,撰寫課程大綱,逐步規范自己的授課邏輯,并嘗試開發原創課程;
ü 課程設計中,能夠對授課內容和素材進行分析和選擇,以幫助達成教學目標為依據,而不是以個人好惡為標準,更能夠為學員的收獲和最終的成效而著想;
ü 能夠應用系統化教案表編寫教案,認同嚴謹治學是為人師表的保證,并嘗試寫出逐字稿;
ü 能夠區分授課過程中,臺前表現的正確行為與不當行為;并嘗試在命題呈現中選擇正確行為,示范各種技巧;
ü 能夠選擇應用適合自己的“克服緊張的秘訣”,緩解緊張心理,讓自己在臺前更有自信;
ü 能夠辨別自身的表達風格,并識別他人的風格,進而增強自己在授課互動中的自信,進而應用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溝通同理心;
ü 能夠應用觀想的方法進行課程的自我準備,并嘗試應用于工作規劃、個人生涯規劃中;
ü 能夠評價自身的授課成果達成;并在未來,選擇有意識的進行授課鍛煉,不斷提升培訓專業技能,承擔企業培訓責任。
課程核心特色
ü 綜合體驗:完全改變一個講一個聽的灌輸式教學,以過程實效為出發點,以學員為核心,綜合運用講授、互動、小組討論、上臺展示、視頻賞析、多維回饋、冥想等多種培訓方式作為知識、技能、觀念的傳輸載體,以靈活豐富的培訓形式全面調動參與者的視覺、聽覺、動手、思考能力,讓培訓形式靈活多變,讓培訓成果得以彰顯。
ü 專業應用:以學員為核心,不僅要教,重點要會。通過學習-實操-學習-實操 點評-再學習-實操 點評的方式,讓學員立體學習臺前表達和課程設計等培訓內容;課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ADIE的方法與教案設計工具,方法簡單內涵深厚,圍繞核心讓學員多次體驗所學的應用,課程本身就象沙盤一樣,讓學員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行為每次的影響與成果,使學員不斷反省與修正!在應用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
ü 立體提升該課程立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深諳“技能”與“觀念”的關系,在課程設計中,不但注重培養學員的綜合技能成長,更關注引領學員系統思維、觀念、態度的正向發展;課程從角色心態、需求導向的觀念、系統客觀的思維、專業培訓技術四個維度,由老師進行立體式的言傳、身教、觀講討論等,帶領學員進行全方位的學習與踐行。
課程執行流程與課程內容
1. 培訓授課及授課演練指導環節(2天)
通過學練結合的模式對學員進行課程開發技術、方法及授課技巧的專業培訓,并組織學員現場互動演練。結合企業的培訓需求,使學員了解成為專業內訓師的素質能力要求,并掌握課程開發技術、專業授課方法以及培訓能力提升的方法途徑。最后通過交流研討加強和鞏固培訓效果。
2. 考評環節(1天)
學員按照制作好的培訓授課課件進行5-10分鐘模擬授課,同步錄像。學員講授完畢進行錄像回放,采取自評、互評和專家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員課程內容組織、授課方法和技能進行現場點評。專家組針對學員的授課表現填寫評價表。
課程由觀念溝通起始,與學員在講師這個角色上達成一致標準,通過學員自身體驗進行觀念植入,結合學員對自身的成長需求進行專業理論ADIE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以PESOS原則為主導,靈活掌握學習進程,以2次命題作業作為對專業理論學習的實踐及成果的驗收;課程結尾以講師風格成長寄語為結束。
課程詳細綱要如下:
一、講師的自我再認知
1. 培訓開場
1) 講師介紹&分組活動
2) 學習需求分享與共識
3) 課程介紹、學習公約
4)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5) 成長路徑與學習承諾
2. 60秒命題表達
1) 命題演講規則與實施
2) 活動體驗小組分享
3) 命題演講團體總結
3. 理想的講師畫像
1) 講師的角色與心態
2) 講師的5大能力
3) 講師使命與信念
4)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二、 打造講師的內核
1. 學員與需求分析
1) 串場活動與操作要領
2) 系統化教學ADIE
3) 學員分析解析與練習
4) 為何要培訓:ASK
5) 教學目標解析與練習
2. 系統化課程設計
1) 課程三大要素與學習效果
2) 課程設計八字箴言
3) 八字箴言觀摩研討
3. 教案編寫
1) 教案的功能與內容
2) 教案的呈現形式
3) 教案編寫的3個工具
4) 教案編寫練習與發表
三、臺前表達面面觀
1. 臺前表達技巧
1) 信息傳遞的影響因素
2) 語言應用技巧與練習
3) 肢體語言應用與練習
4) 講師5大能力(備選項)
2. 上臺前的準備
1) 緊張緩解Tips
2) 調整最佳授課狀態
3) 輕松準備授課觀想
3. 培訓成果評估
1) 柯氏四級評估體系
2) 內訓評估要點
3) 培訓成果與績效成果
四、主題表達與原創課程觀講
1. 團體學習規則說明
2. 發表與反饋
3.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4. 團體總結:
5. 作業布置
六、講師的風格與成長
1. 講師風格與角色
2. 教學目標達成評估
3. 學習效果評估
4. 講師成長信念與期許
培訓的目的除了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技能傳承,在技能傳授中實現觀念的傳遞、接收過程,知識的應用、行為的改變,因此學員走上講臺,以老師的身份進行正式練習是培訓師培訓中非常主要的部分。這不但有助于學員掌握理論,應用理論,還有住于增加學員的臨場經驗,體驗現場聽眾反應,更對其他學員是種觀摩學習,提升其他學員的回饋互動技巧。在講師必備能力的學習后均有此項作為形成性評估。
內訓師的持續成長最終是靠自己來完成的,《培訓師培訓》就像師傅將學員領進了門,所有的基礎都已經帶領學員一起走過,接下來學員要能夠進行自我成長,學習力與自省能力將成為關鍵。看到自己的未來,承載自己在企業中的角色與使命,以促進企業的發展為己任,以分享傳承作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