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創新驅動行業尚處藍海,業務高速發展,組織能力亟待建設;傳統行業面臨升級,企業之間的相互比拼實質上就是組織能力。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是組織能力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構成。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雖然已經在追趕發達國家,我們的管理積累卻還落后三百年,許多企業在組織能力打造、人才培養上仍存在巨大的進步空間。
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老板、高管、HR意識到組織能力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企業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時間、精力在人才培養上。然而,花重金參加外部培訓,往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難以順利復制到本土,知識的遷移成本過高。花人力搞內訓,則業務能手像是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卻倒不出。組織的成功經驗如果沒有沉淀,便難以一直成功。
對于培訓組織者而言,辛辛苦苦組織內部培訓,業務部門卻常常提出“工學矛盾”,參加意愿度不高;好不容易順利完成一場培訓,培訓效果卻見仁見智,學員們的吸收程度與轉化成效參差不齊。培訓部門忙活半天,面對老板卻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價值產出。
本門課程基于以上問題的解決,從“促進績效提升”出發,以終為始,科學構建從培訓需求調研、教學目標設定、課程開發設計、教學策略設計到教學材料制作的完整鏈路,幫助企業hr、管理者、內訓師手把手學會如何產出一門“解決問題”的高質量課程,讓培訓的價值從隱性到顯性,得到最直觀的呈現。內訓師團隊的成長、組織經驗與智慧的沉淀,同時將成為學習型組織生長的土壤中最重要的養分。
能夠理解培訓與成人學習的本質與底層邏輯
能夠正確應用“培訓需求分析五步法”
能夠正確應用“教學目標六層次”并科學匹配考評工具
能夠理解并應用課程內容萃取與結構搭建的步驟與方法
能夠理解教學設計原理并應用教學策略設計10步法
能夠正確運用模版工具并產出《課程開發藍圖》、《課程大綱》、《教學心電圖》、《教學材料》
企業內訓師、管理層、業務專家
一、洞見規律:培訓必備認知
課前討論:最想聽/最不想聽什么樣的培訓?
授課水平測試:找到培訓的魔力目標點
1、什么是培訓?培訓有什么價值?
培訓對企業的四個價值
培訓對個體的四個價值
培訓不是什么
?培訓與教育的區別
?培訓與演講的區別
小故事:這是一場成功的培訓嗎?
培訓的定義
企業開展培訓的三個目的
?勝任崗位任務、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績效結果
企業開展培訓的三大目標
企業內部的四大學習要求
培訓效果的四個層級:
?愿意聽、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
培訓師兩大基本職責
培訓師三大核心能力
培訓師三大任務
培訓效果保障
2、什么是學習?成人學習有哪些特點?
大腦的學習原理
?獲取外部信息+原有信息+加工整合=新的有意義的信息
案例分析:看圖說話
原理:大腦學習六步驟
第一步:感覺感官獲取外部信息
第二步:神經束傳遞信息
第三步:內感官對信息形成注意
第四步:對新信息形成瞬間記憶
第五步:瞬間記憶轉化成短時記憶
視頻教學:《夢華錄》
第六步:短時記憶加工成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的三類: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情感記憶
?學習的記憶遺忘曲線
?短時記憶成為長期記憶的三個方法
小組練習:視覺化呈現大腦學習步驟,并分享給教學帶來的啟發
三種學習理論演變
成人學習四個特點
成人學習四項原則
成人學習六個需求
五個成效規律
六個授課原則
知行合一的三大障礙
個人練習:不同教學方式與原理進行匹配
(學員需要分析教學方法/現象分別對應哪些成人學習原理)
二、追本溯源:培訓需求分析
1、如何開發一門課程?
傳統課程開發ADDIE模型
簡化后的ADDIE開發模型
2、如何正確地分析培訓需求?
為什么要做培訓需求分析?
案例:一次不做培訓需求分析的教訓
培訓需求三大方向:新、關、痛
四大人群來源
七種調研方法
培訓需求分析五步法(54354)
第一步:找到真正的問題(5why法)
案例:為什么要做職業素養的培訓?
?問題的冰山模型
?探詢問題本質的剝洋蔥法
案例:為什么要離職?
?剝洋蔥法使用的三個要點
練習:用剝洋蔥法分析一個問題找到根本原因
第二步:準確描述問題(4W法)
第三步:培訓能否解決(3維模型)
案例:哪些問題可以通過培訓解決?
第四步:是否有開發價值(5把標尺)
第五步:是否有內容專家(4大矩陣)
美化包裝:課程命名的“ABC”法則
練習:完成對課題的培訓需求描述
學員需要使用固定句式來描述培訓需求。如“解決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已經完成全部信息介紹與答疑后,卻遲遲無法達成成交,最終產生丟單的問題,達到順利探詢并解答客戶疑義,運用系統性方案與客戶建立信任關系,并最終實現成功銷售,提升成單轉化率20%以上的結果。”
三、以終為始:教學目標設定
1、認知教學目標
問題≠需求,需求≠目標
培訓工作的本質:促進績效改進
練習:請選擇一個課題,編寫教學目標
案例:這些教學目標的表述有什么問題?
有效教學目標的SMART原則
什么是教學目標?
常見教學目標設定的三大問題
教學目標的“三導”功能
2、布魯姆教學目標設定
認知的六個層次
?層次一:記憶(概念、行為特征)
?層次二:理解(概念、行為特征)
?層次三:應用(概念、行為特征)
?層次四:分析(概念、行為特征)
?層次五:評價(概念、行為特征)
?層次六:創造(概念、行為特征)
練習:判斷以下教學目標所屬層次
練習:對課程主題規范地表述完整六個層次的教學目標
如:《TTT-內訓課程開發與設計》教學目標為1、能夠理解培訓與成人學習的本質與底層邏輯;2、能夠正確應用“培訓需求分析五步法”······
討論:不同教學目標適用的考評方式
不同教學目標示例與考評方式
教學目標設定原則:以終為始
成果1:《課程開發藍圖》
(含課程主題、課程背景、需求描述、學員群體、教學目標、課程時長、考評方式等)
四、高屋建瓴:課程開發設計
1、萃取有效內容
什么是萃取
六步萃取有效內容
內容的三大來源
練習:請萃取案例中處理客戶異議的關鍵步驟
兩種案例類型:成功案例v.s失敗教訓
失敗案例的價值:幸存者偏差
2、搭建課程結構
為什么要搭建課程結構?
大腦的自然特點:分類與歸納
課程結構設計三大原則
常見課程邏輯四類結構
?時間邏輯(模型、案例)
?因果邏輯(模型、案例)
?平行式(模型、案例)
?遞進式(模型、案例)
檢驗課程結構的MECE原則
課程結構的六種包裝方式
萃取與結構化工具:思維導圖
?準備:發散
?第一步:整理一級大綱
?第二步:延伸二三級大綱
?第三步:生成結構腦圖
工具:《課程開發大綱》
成果2:《課程腦圖》、《課程大綱》
含課程模塊(一級大綱),教學綱要(二/三級大綱),教學策略(主要教學方式)、所需素材(工具/案例)、教學時間(分鐘)
五、有效設計:教學設計原理
1、教學設計原理
為什么要做教學設計?
自主神經系統的工作方式
什么是教學設計原理
教學設計四大要點
?獲取學員注意
視頻:TED演講-《如何獲取注意》
?聯系學員舊知
?增強短時記憶
影響短時記憶的兩個因素
?增強長期記憶
加強長期記憶的三種方式
小組練習:現場對教學材料進行教學方法設計并演示
2、設計教學策略
行為的冰山模型
庫爾博學習圈
有效培訓的四個關鍵
教學設計常用結構
10步設計教學策略
?學習導入:快速引發注意
激發動機-建立信任-引入課題
?知識遷移:形成短期記憶
講解陳述-展示示范-練習演練-總結輔導
?學習強化:轉為長期記憶
要點回顧-目標檢核-行動促進
教學心電圖:合理掌握學習的刺激度
教學活動形式對比:優劣勢分析
教學目標分類與教學手段匹配
成果3:完成《教學策略心電圖》,完善《課程大綱》
(結合從1到10級學習刺激度的教學策略,完成對課程各階段內容的教學活動設計,保障合理、有效的教學刺激度,提升學習效果)
3、教學實施(略)
教學實施的六大關鍵
4、教學評估(略)
工具:《培訓評估表》
六、結果產出:教學材料制作
1、教學材料類別
2、如何制作《講師手冊》
開場設計三要點
主體結構:理論體系
主體結構:素材體系
?問題
?案例
?故事
?測試
?游戲
結尾設計三要點
3、如何制作PPT課件
七步流程
四點要求
4、如何制作學員手冊
PPT版
文字版
5、配套工具
工具表單
學習卡
流程圖
6、題庫
試題(學習層應用)
行動計劃(行為+結果層應用)
成果4: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