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社交禮儀的國家。日本擁有它不同于西方社會和中國的獨特的“禮儀文化”。日本社會重視禮節,在日本人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和親近感相比,更要求恭敬禮貌的態度。筆者從異文化的角度,以自己在日本5年的親身所見、所聞、所感,淺談日本獨特的“禮儀文化”。 筆者認為,日本的“禮儀文化可以粗俗的分為“硬文化”與“軟文化”兩大類型。即至今為止的日本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得見并且感受到的約定俗成的“日本文化”??“硬文化”;與“硬文化”相比,“軟文化”是看不見的,讓我們外國人(母語不是日語的群體)感到“異處”。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文化因素。
眾所周知,在日本,對尊長及不太了解的人,要使用客氣、禮貌的語言表達方式,即敬語。我們要從觀察日本人使用敬語的場合入手、掌握好講敬語的對象、什么時候講敬語、用什么形式表達敬語等關鍵問題,就不會因為不使用敬語或錯用敬語而失禮了。
日本的“鞠躬文化”也是日本禮儀文化的要素之一。日本人為表示恭敬禮貌,而作[鞠躬]。不僅在初次見面使用,而且在日常的見面和分手道別、感謝、道歉的場合也頻繁地使用。日本[鞠躬文化]中,男性與女性鞠躬的方法有所不同。
與以上“硬文化”相比,日本禮儀文化中,日語中“模糊的表達方式”無法避免。日本人請求對方做某事時,不直接說“請你…”,而是委婉地說“我希望…”,“這么做怎么樣”等等;謝絕邀請時,一般不明確說“不行”,而是顯出猶豫的樣子,作為不好開口的信號。這些表現方式起因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日本這個單一民族的國家里,國民的性格有其共通之處,所以他們認為不需要表達得過于明確,對方也會明白自己的意思。做為我們外國人學習日語,首先要理解日本社交禮儀文化中的這些“軟”的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日語。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細微的細節讓我們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例如,在日本,搬到新居后,要帶著毛巾、香皂或小點心之類的小東西,小禮物送給周圍的鄰居,請對方關照。與“小禮物”相比,日本人更注重自己的誠意。這種禮儀文化不是某個人規定的,而是日本社會長期約定俗成的。日本禮儀文化中,存在許多類似的“軟文化”因素,只要注重這些“軟文化”因素,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硬文化”因素。 日本禮儀禁忌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 日本有送禮的癖好,在送禮時往往采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貍是貪婪的象征。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日本人忌諱荷花。
日本人忌諱“四”。因為日語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醫院里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日本從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學校綠化日、荒山綠化日、交通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日本人抽煙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爺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龍蝦 日本人認為龍蝦長須,彎腰象個老人,因此喜歡在元旦這天用龍蝦作為裝飾品,象征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與商務有關的文化習俗 ?鞠躬 在日本人之間,鞠躬仍是見面和分手時的必行之禮;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日本人已逐漸習慣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過,你仍可能會受到90度彎腰之禮。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一般說來,點一下頭或稍微彎一彎腰并同時將手伸向對方,就可以了。日本貿易界對外國人能否規范地鞠躬似乎并不在意。 ?恭維話 日本人說恭維話的方式也與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會對你個人在貿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贊賞,而日本人卻常常兜著圈子說。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稱贊你的修養,他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而是對你辦公室的裝飾發表些議論,即所謂“借題發揮”。 ?社交活動 即便在商務活動中,歐美人也常常邀請談判對手到家里做客或參加雞尾酒會。但在日本,這樣的社交活動是不常見的。日本人喜歡邀請客人到飯店或餐館吃飯,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戶作為影響客戶的一個手段。日語中出現了“NOMINICATION”這一日英復合詞。“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則來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際)。由此可見,日本人是很重視吃喝這類交際活動的。 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一般人們相互這間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低、也有禮貌的鞠躬稱為"敬禮"。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發性尤其如此。 在國際交往中,日本人也習慣握手禮,尤其是年輕人或和歐美人接觸較多的人,也開始有見面握手的習慣。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當廣泛,特別是商人,初次見面時有互相交換名片的習慣。名片交換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輕的一方先給對方,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一種禮節。遞交名片時,要將名片正對著對方。名片在日語中寫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對坐姿很有講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著坐"榻榻米"的傳統習慣。坐榻榻米的正確坐法"正座",即把雙膝并拔跪地,臀部壓在腳跟上。輕松的坐法有"盤腿坐"和"橫坐"。"盤腿坐"即把腳交叉在前面,臀部著地,這是男性的坐法;"橫坐"是雙腿稍許橫向一側,身體不壓住雙腳,這常是女性的坐法。現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態度認真、辦事效率高,并表現出很強的紀律性和自制力。約會總是正點,很少誤時。 日本人不喜歡針鋒相對的言行與急躁的風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舉動看作一種美德,他們主張低姿態待人,說話時避免凝視對方,彎腰鞠躬以示謙虛有教養。在社交活動中,日本人愛用自謙語言,如"請多關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談話時也常使用謙語。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謙虛禮讓、彬彬有禮,同事、行人間極少發生口角。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多人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在公共場合以少說話為好。乘坐日本的地鐵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無人而大聲交談的現象。除非事先約好,否則不要貿然拜訪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后,要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間的平等與友誼。斟茶時,日本人的禮貌習慣是以斟至八成滿為恭敬客人。 工作中的基本禮儀
上班與上司同事們見面時要打招呼,下班時也要打招呼,見到客戶要問候,這些都是工作中的基本禮儀,這些禮儀在[基本禮儀(2)]中有些已經作了介紹,但這里仍舊重復地介紹一遍,說明禮儀的重要。
一天中**次見面時的問候 習慣上一天中**次見面時對同事上司要講,“早晨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這不論在早晨、中午、下午都要這樣講,這樣顯得非常有禮貌。 外出時 外出辦事時要對周圍的人講,“我外出一下(行ってきます)。”這樣做即是通知同事如果有客戶來電話等事宜時,可以告知客戶同事外出,這樣做也是使公司里的人互相了解周圍的去向。 外出歸來時 外出歸來時要講,“我回來了(ただいまもどりました)。”
.工作結束回家時 上司對部下講,“辛苦了(ご苦労さま/お疲れ様)。”部下對上司,或同事之間也要講“辛苦了。(お疲れ様でした)。” 客人離開時 在客戶離開時,對客人講,“謝謝您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對重要的客戶要站起來,輕鞠一躬表示謝意。 訪問接待的基本禮儀
.訪問 去朋友家或隨朋友一起到他人家做客時,如果穿戴外套,要在到達訪問的人家的門前脫去外套拿在手中。這同樣適合于去訪問其他公司。
.接待客人 客人來之前要將房間稍稍清掃擦拭一遍,打開窗戶換換室內的空氣。另外要預備茶水點心。
無論是日本茶或者咖啡和紅茶都要在點心和蛋糕之后,呈獻給客人。雙手端上,放置時要注意不要讓客人雙手交叉,所以點心蛋糕放在客人的右手側,而茶咖啡放在客人的左手側。和式點心時注意要用漆盤端上,茶和咖啡要帶有底座和小盤。叉子、咖啡小勺放在前面,右手方便拿到的地方。
用餐時的注意點
和式用餐很注意筷子的使用方法,即盡量用筷子尖。當餐盤端上來時,要把飯碗的蓋和湯碗的蓋一起打開,左邊的放到左邊,右邊的放到右邊。用餐后再重新蓋上。食用帶有汁液的食物時使用一種稱為“懷紙”的餐巾紙,使汁液滴到紙上。在食用烤魚時用“懷紙”按住魚的腦袋,這樣就比較容易夾上魚肉。
和式用餐很注意筷子的使用方法,即盡量用筷子尖。當餐盤端上來時,要把飯碗的蓋和湯碗的蓋一起打開,左邊的放到左邊,右邊的放到右邊。用餐后再重新蓋上。食用帶有汁液的食物時使用一種稱為“懷紙”的餐巾紙,使汁液滴到紙上。在食用烤魚時用“懷紙”按住魚的腦袋,這樣就比較容易夾上魚肉。 旅行時住在旅館里,在和式房間用餐時一般女性要正座,如果感到累了,可以將腿放到側面,但不可將雙腿盤在前面。男性比較自由,可以正座,可以將雙腿盤在前面。 工作中的服裝
服裝也屬于禮儀中的一個方面,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著裝。在公司里工作,穿著不單單是個人的事情,個人的穿著代表了公司的精神面貌。接待客戶時,也代表了對待客戶的態度。這就是為什么說服裝是禮儀的一個方面了。
當然穿著與個人的外觀要一致,外觀指發型,女性還包括化妝。原則上外觀要給人整潔的感覺。
下面是男性的注意點。.是否用了過多的整發劑,以致看上去非常光亮。 .頭發是否留有睡后的奐!?nbsp; .沒有頭屑留在頭上嗎? .胡子刮得干凈嗎? .領帶系緊了嗎? .襯衣是否熨過。 .襯衣的袖口領口是否干凈。 .指甲是否剪過。 .是否穿著非常昂貴的皮鞋。 如果穿著非常昂貴的服裝,包括皮鞋,或者戴著非常昂貴的手表,這些都會引起周圍的反感,也會對客戶產生壓力,引起客戶的反感。 下面是女性的注意點。.化妝是否自然。 .香水是否過于濃厚。 .指甲是否剪過。 .指甲是否涂抹的過于艷麗。 .各種裝飾品是否太多。 .長統絲襪是否與衣服的顏色相配。 .鞋跟是否過高。 .外衣是否熨過。 .外衣的袖口領口是否干凈。 .是否帶著干凈的手絹。 訪問時的注意事項 正式訪問時有一些注意事項,這些事項可以說是訪問的禮儀。
.訪問前 要準備當地的土特產作為禮品,如果不知選擇哪種土特產好的話,可以買些點心或者水果,這樣的禮品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如果訪問的人家是特要表達謝意的話,可以去有名的商店購買禮品,商家會將其包裝成禮品的樣子。禮品的包裝上附有商家的名稱,從而受禮的人知道禮品是從什么商店購買的。日本人注重禮品的商家,有名的商家增加了禮品禮儀的含量。
.去訪問的途中 將要到達訪問地點時,需要的時候,打一次電話告知對方還有5、10分鐘就到。盡管訪問前已約定好訪問的時間,但臨時再通知一下對方也是禮儀周全的表示。
.遞送禮品 禮品裝在紙袋中,從紙袋里取出禮品,雙手遞送給訪問的人家,離開時將紙帶帶走。
.訪問時的服裝 場合比較正式的話,男性好穿西服,女性要穿連衣裙。另外發型也要注意,女性要注意化妝。
.致禮 和式房間要在入口處正坐等待主人,如果讓布墊的話,可以座在布墊上。向主人致禮時要退到布墊的側面。洋式房間要在入口處站著等待主人。如果讓座的話,座在椅子上等待。向主人致禮時要站起,站到椅子的側面
其他 和式房間在進入時,要臉朝向室內脫鞋,脫后整理鞋,將鞋朝外放,放到角落里。其他注意點有,不論什么情況不要抽煙和到處亂走
基本禮儀(1) 日本人住的房屋不論洋式(=歐美式)或日本式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進門之后要脫鞋。脫鞋后要把自己的鞋擺放好,不可一脫了事。不論主客熟識與否,進入房間時一定要說,“打擾您了(お邪魔します 用現在時)。”
近年,房間的布局采用歐美式的較多,日本式(草席式Tatami)開始減少。歐美式房間一般預備沙發或者椅子,這對那些不習慣跪坐的人來說省卻了許多痛苦。女性座在沙發或椅子上時要將雙腿并攏,不可叉開,叉開看上去非常不雅觀。除了主客非常非常熟悉的情況以外,不要將腿搭成二郎腿,這不論對女性,男性都一樣。
主人端來茶點時,一定要說,“給您添麻煩了(すみません/お恐れ入れます)。”或者說,“承蒙盛情(いただきます)。”朋友的情況時,可采用簡略式表達謝意,正式場合要采用敬語。茶點用過后要將杯子紙巾歸納在一起,不要散亂一片。
在朋友家用餐時,在用餐前,一定要講,“承蒙盛情(いただきます)。”然后去拿筷子。一定不要什么也不講,或者夾起菜之后再說。
起身去洗手間時一定要對主人打招呼,“能用一下洗手間嗎(トイレを貸してもらいますか)?”,不要說,“洗手間在哪里?”不論主客熟識與否。就是多次拜訪過的地方,禮貌上一般不說,“我去趟洗手間。”除了非常非常熟悉的朋友。另外,洗手間里預備有脫鞋,這時要換上洗手間的脫鞋。
告別時穿好鞋,轉身面對主人,點頭鞠躬,說“打擾您了(お邪魔しました 用過去時)。”這也是不論主客熟識與否,一定要講的一句話。 許多禮儀與日常生活有關,在日本早晚要互相問候,外出返回時也要打招呼。例如,早上互相問候,說“早上好(お早うございます)。”對工作的同事是這樣,對家人也要這樣。臨睡前要說,“我先睡了/晚安(おやすみなさい)。”離開公司外出前要講,“我出去一下(行ってきます)。”出外返回公司時要講,“我回來了(ただいま)。”離家返家時對家人也是一樣,只是不使用特殊的敬語。
另外,不論什么樣的活動,同朋友一起吃飯,和同事一起旅行,與左鄰右舍一起參加當地的體育活動,等等,總之在任何活動后都要向對方表示您辛苦了。“活動后”有二層意思。 .在結束活動后 .第二天,或者下次見面
譬如朋友來探望在病床上的我,在朋友離去時,我要對他們說,辛苦了(お疲れ様)。同事們一起吃飯后要互相說,辛苦了。在一起討論問題,討論會結束后,大家要互相說,辛苦了。長途跋涉的旅行后當然更要說,辛苦了。這是**次表達,是一種問候。
除了像討論會這樣公事公辦的工作外,任何帶有互相增進友誼性質的活動,像一起在小酒館喝喝酒,像一起出外旅行,像到病院看望病人等,在下一次見面時,或者是在第二天的恰當時候,一定要再次表達“您辛苦了”。一般這樣說,“上次您辛苦了(先日、お疲れ様でした)。”或者“昨天謝謝您(昨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這是第二次表達,是一種禮儀。
去朋友家做客,告別時要講,“多謝。”回到自己的家,除了住得特別近的情況以外,一般還要打一次電話,除報告平安到家,有時要再講一次“今天多謝。”
從上述中可以看到,謝意的表達要有二次,只有二次完整的表達,禮儀上才算得上周全。現在有些年輕人不一定遵守這樣的禮儀,但社會整體仍舊保持著這種傳統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