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背景
“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是一個創新與探索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收集的過程。”
---Sommerville and Sawyer, 1997
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本身。如何準確而又快速的捕捉用戶的需求?如何重視客戶體驗的前提下平衡不同角色的用戶對于產品/系統的不同方面的需求?如何在用戶體驗的驅動下規劃產品的需求并且使之符合組織的業務發展戰略?如何有效的分析需求?如何在產品生命周期中保證需求的一致性、完整性與可回溯性……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對需求分析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能力的培養成為了擺在產品研發型企業面前的一大課題。
為了幫助需求分析人員以上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完整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我們“用戶體驗驅動下的產品需求管理”這門課程。本課程除了對“需求”的基本概念、產品需求規劃的方法論、產品需求開發和需求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做出了明確闡述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憑藉講師在多種不同行業客戶的成功經驗、本課程還將對業界優秀企業關于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方面的最佳實踐進行深入的分享、分析和論述,以期能夠重點培養學員快速獲得可操作性能力。
● 培訓收益
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系統提升產品經理、產品需求分析人員和管理人員的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能力:
分享業界公司在需求管理、需求開發和需求規劃過程中成功經驗;
分析誤區;
用戶體驗的基本概念、如何從8個維度關注的分析用戶體驗、如何將關注用戶體驗融入到產品規劃與需求開發的各個環節
產品異步式集成開發環境下的產品需求規劃方法論;
掌握規格化需求文檔時的注意事項與模板示例;
了解需求開發和需求管理過程中各個角色的定位、職責、能力模型與任職資格標準;
● 培訓特色
本課程將以WorkShop的形式,以產品開發的生命周期為主線,以概念設計、需求開發、需求分析、需求規格化、需求評審與確認的時間順序,講解產品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的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概念,講述需求開發和需求分析的主流方法及其可應用性;
“關注用戶體驗”已經成為當今業界公認的為了使產品獲得客戶認可、符合市場預期的利器。因此,本課程重點闡述以分析和捕捉用戶體驗的為先導的、以符合和實現用戶體驗為目標的需求開發、規劃、實現和驗證過程,例如:如何獲取用戶體驗的關注點、如何以用戶體驗為“抓手”實現產品研發模式的跨越式發展、如何以用戶體驗為“推手”改善品質……等內容;
課程采用互動式教學,內容包括大量案例(而這些案例絕大部分又都是講師在歷年做咨詢過程中親歷親為的案例),通過對實際案例的研討,加深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轉化能力;
特別的,在課程中穿插有4個精心設計的分組練習。這組練習使用同樣的場景,即:針對同一系統,從原始的需求開發獲得用戶體驗的關注點,進而分析并分解其產品需求直至演練需求的規格化、需求的跟蹤與變更管理。以上安排,將極大的幫助學員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體會;
講師是過程管理和研發領域的業務專家,長期在國際領先的研發企業從事研發管理及管理咨詢工作,有豐富的過程管理和產品研發管理咨詢經驗;
【特別提示】:本課程適用于產品研發型企業/組織。
● 課題大綱
1: 概述
1.1:“需求”基本概念和定義
1.2: 當前需求開發與需求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利器——關注用戶體驗
1.3:“用戶體驗”的基本概念和定義
1.4:“用戶體驗”≠用戶可用性,“用戶體驗”>>用戶可用性
1.5: 關注用戶體驗的3個小Case學習
1.5.1: 軟件的界面: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1.5.2: 硬件的操作面板:最小化成本驅動下的用戶體驗最大化
1.5.3: 用戶體驗關乎產品的品牌形象
2: 產品規劃——從“做什么賣什么”到“賣什么做什么”
2.1: 目標客戶與產品需求
2.2: 創新擴張曲線
2.3: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戰略
2.4: 產品路標規劃六大步驟
2.4.1: 了解市場
2.4.2: 市場細分:目標客戶在哪里
2.4.3: 組合分析:異步式產品開發
2.4.4: 制定業務計劃:業務、技術與市場
2.4.5: 綜合業務計劃
2.3.6:管理業務計劃
2.5: 案例分享:某產品3年的版本規劃
3: 關注用戶體驗以獲得更加精準的產品規劃
3.1: 用戶關注點和用戶關注歷程
3.2: 關注用戶體驗的8個出發維度、
3.2.1: 感官、兼容性與設計一致性
3.2.2: 人性化與個性化
3.2.3: 運行保障
3.2.4: 物理的和/或邏輯的運行環境
3.2.5: 可維護性
3.2.6: 安全保密
3.2.7: 文化與社會環境
3.2.8: 標準與政策、法規
3.3: 關注用戶體驗的7個過程
3.3.1: 理解品牌價值
3.3.2: 了解客戶的期望值
3.3.3: 根據期望值確定質量屬性
3.3.4: 目標與實際之間的差距分析
3.3.5: 制定行動項已彌補差距
3.3.6: 設計度量項已獲知行動項的效率與效果
3.3.7: 建立并維護改善機制
3.4: 關注用戶體驗的3個要素
3.4.1: 用戶旅程
3.4.2: 接觸點
3.4.3: 產品服務生態系統
3.5: 案例分享:失敗的需求規劃與成功的需求規劃
實戰演練1:根據給定的場景,分析X產品的用戶關注點和用戶關注歷程
4: 需求分析
4.1: 需求分析:問題的識別、評估、平衡和綜合和基本原則
4.2: 需求分析的方法之一:用戶用例(UseCase)
4.3: 需求分析的方法之二:原型法
4.4: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一:數據流圖
4.5: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二:實體-關系圖
4.6: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三:狀態遷移圖
4.7: 非功能性需求的分析方法
4.8: 需求的平衡與優先級設定
4.9: 需求重用以及需求重用(模式重用)的案例介紹
實戰演練2:繼續演練1的場景和演練結果,制定一份產品需求分析策略與方案
5: 需求規格化
5.1: 案例分析:一份需求規格說明書的缺失項和待改進點
5.2: 需求規格化描述的基本工具
5.3 撰寫需求的基本原則、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的樣例、需求的命名規則、不規則的需求描述的樣例分析
5.4: 需求跟蹤
實戰演練3:繼續演練1的場景和前面的演練結果,使用UseCase撰寫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
6: 需求驗證
6.1: 需求驗證的策略
實戰演練4:為X產品制定一份用戶體驗測試策略
7 : 總結與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