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發展的不斷投入和培訓從業者在課程開發領域的不斷鉆研,很多一流國內企業的課程開發已經快速經過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向“從有到優”進發。這次的進發有兩個趨勢,一類是業務課程的精品化,往“小而準”發展,緊貼業務痛點,即時響應,所以微課程的理念深入人心,迅速被培訓從業者接受,在國內快速推廣應用;而另一類課程則屬于公司培訓體系中的常規管理課程和技能課程,它的精品化路線則是需要往“全而實”的方向發展,在保證課程理論結構完整性的基礎上,提升內容的本土化和實效化水平,從形式上更符合互聯網時代學員的心理體驗特征,從效果上確保技能的即時反饋和現場轉化,這些企業期望和需求都呼喚著教學設計理念跟隨互聯網時代的腳步同步前進。 20世紀是課程開發往學科化發展的重要年代,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的逐步演進和交融發展為企業培訓課程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指引和技術支持。而到了21世紀初,隨著心理學界對人腦的運作原理的更多探知和對仿真技術的深度應用,培訓課程開發更展現出了高度的情景化、行為化和個性化的特征。讓學員“繞過知識”實現技能快速上身,成為培訓課程開發專業人士努力的新方向。 Mr. Michael W . Allen,美國艾倫互動教學公司CEO,俄亥俄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曾獲得了2011年美國培訓和發展協會(ASTD)職場學習和表現杰出貢獻獎,已成為課程開發新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和Dr. Richard Sites共同撰寫的《SAM課程設計與開發》及配套《實踐手冊》,已在中國翻譯出版。理查德·塞茲博士在2015年中國培訓雜志年會上的主題演講受到了現場與會者的高度關注。他們所研究的SAM課程開發理念突破了過往ADDIE的很多桎梏,讓課程開發在簡單、實效和快速上拓展出了更多的空間。 《敏捷課程開發——美國SAM敏捷迭代模型在企業教學設計中的應用》這門課將在傳遞先進的SAM課程開發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大量企業課程開發的實景案例,全面促進企業培訓專業人員的課程開發能力和現場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用精品化的課程內容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保障企業培訓課程質量、培訓效果和學員的體驗,讓學員更享受在內訓課堂的改變。 課程開發升級的標志:貼近客戶、貼近情景、貼近行為 典型任務、典型情景、典型挑戰 優化講授、鼓勵參與、強化反饋( SAM課程開發模型 (SAM-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odel)
(1)了解SAM(美國敏捷迭代課程開發技術)的概念與技術理念,重溫ADDIE核心流程(任務分析和情景分析); (2)了解課程開發項目管理風險和防范措施,利用團隊成員的優勢和團隊協同作用完成大型精品課程的改版開發或深度開發; (3)運用4C的活動設計方法提升課堂互動水平、提升學員的參與度,優化學習體驗; (4)運用4種方法降低復雜概念的講解難度,確保學員達到“秒懂”的理解狀態; (5)提升講師的角色扮演和互動練習的組織引導能力,強化學員在培訓現場的行為轉化和培訓效果的加速呈現; (6)為組織引入“
**單元:課程開發的前世今生
1、識別團隊成員
識別身邊的課程開發團隊成員(項目經理、SME、技術專家、講師、課程開發專家、學員代表)
討論:是誰讓我們來到這里的?在課程開發中貫徹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客戶:學員、自己、未來講師)
活動:用任務分析的方法畫出洗碗的流程圖
關注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儲存點
2、明確課程收益
《從科學管理原理》看管理者的角色變遷
從課程開發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工匠精神和職業幸福感
3、教學設計理論的演進路徑
教學設計思想的演進歷史與精髓(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百花齊放)
加涅的ADDIE模型、基本流程和元素關系;加涅的教學事件九步法;
小測驗:畫出ADDIE的結構圖和英文標識
元教學:上一段落的教學活動體現了哪些教學理念
第二單元:敏捷開發流程
1、敏捷**步——課程定位 Position
活動:橫飛的竹蜻蜓游戲——問題分析
案例:如何從問題中找需求; Anderson 問題空間和3類問題結構
練習活動:課程定位表(分析課程的目的和組織收益點)
3種任務分析方法(操作型任務、互動型任務、認知型任務)
學員分析 (課程的目標群體是哪些人;入門者與專家的差距在哪里;學員的3種學習動機和現場學員的3類心理需求)
練習活動:課程定位表(分析任務與情境)
任務與情境的區別 (情境分析技術的綜合運用)
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情感領域、認知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課程目標的ABCD法(Audience, Behavior, Condition, Degree)
練習活動:課程定位表(根據示例填寫課程任務目標與知識目標)
哈佛大學對普世性知識的三層次目標設定 (回憶-應用-創造)
2、敏捷第二步——內容映射 Mapping
練習活動:內容映射圖(分析課程的三級知識點內容)
教學順序組織的基本原理
常見的3種課程結構(要素型、流程型、演繹型)
教學方法心電圖;常用教學方法與培訓對象間的對應關系
練習活動:為課程知識點匹配教學方法
3、敏捷第三步——形成原型 Prototype
課件草圖的制作流程與方法
課件草圖示例與要點
課程大綱的要素(教學事件、單元教學目標、一級目錄、二級目錄、三級目錄、教學方法、時長、教學素材、教學道具)
3、敏捷第四步——標準設計 Design
1) 授課PPT的制作
課件PPT的格式規范 (題目頁、目標頁、大綱頁、過渡頁、小結頁、教學活動頁)
PPT審核的原則 (規范、好懂、好看);PPT的顏色、字體、字號、序號、畫面和諧、沒有噪音
2)講師手冊的制作
講師手冊的類型和格式規范
講師手冊的寫作要求 (授課時長、目的、授課方式、教學流程與講述要點、所需輔助資源、授課提示)
3)學員手冊的制作
學員手冊的類型和格式規范
案例的制作 (案例選擇的4原則;**實踐案例與教學案例的區別)
練習的制作 (練習在培訓中的**比例,練習的分類和格式樣例)
測試題的制作 (測試題類型和結構;測試題格式樣例)
3、敏捷第五步——迭代計劃 Plan
評估工作進度與后續工作量
活動:行動計劃表(填寫后續分工執行計劃與跟進計劃)
第三單元:敏捷開發理念
1、敏捷的發展歷史
敏捷的發展歷程 (精益管理-敏捷宣言-SAM)
敏捷(Agile)的概念——豹子的類比
SAM的概念與要點 (持續性逼近、碎片化、快速獲得用戶反饋)
SAM模型(3個階段、8個步驟、7項不同的任務)
原型(Prototype)的演進
從SAM的成品案例看現代教學設計理念 (情境學習)
2、敏捷的三大核心理念
團隊(團隊協作、碎片化分工、視覺化引導、平等溝通)
價值 (VOC、問題導向、原型)
迭代(說課驗證、持續逼近、增量交付)
第四單元:α版本與β版本開發
1、 4C活動設計
1)聯系 (Connections)
主題關聯、目標關聯、內容關聯、人際關聯、能量關聯
2)概念 (Concepts)
概念的四種講法 (定義法、類比法、模擬法、故事法)
講故事的SCQA邏輯線與4P情感線
3)練習 (Concrete Practices)
活動:“救生衣的正確穿法”
能力行為評估表的設計
情境性測試題的編寫
練習:教學活動展示
4)總結 (Conclusions)
β版本的意義——講師授課中的第三次演繹(洞察-閱歷-反饋)
課程結尾的六種方法(簡要回顧法、博物館參觀法、心路歷程法、思維導圖法、考試回顧法、解救組長法、洗車證書法)
課程開發的三種微習慣: 設計模型、定義技能、寫名言
回顧活動:制作課程理念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