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管理者每天都在解決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占據了管理者的大部分時間,當我們被問題淹沒時,已很少有時間靜下心去思考何謂“問題“,問題產出的根源又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減少問題的發生?“凡事都從忙中錯,無人知向靜中修”,因此,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問題產生的根源,以及問題的類型,欲改之,需先懂之。現實與期望的落差構成了問題,問題可以分為三大類型,恢復原型狀問題(Initial Type)、防范潛在型問題(Potential Type)和追求理想型問題(Ideal Type),不同類型的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將有所不同。
實際工作中,我們許多人并不會描述問題(Problem Description),只是粗略地說發生了什么問題,對問題的背景信息、周圍的情況和相關事件描述的非常模糊,殊不知準確描述問題是快速解決問題的前提,因為問題描述不清楚,導致后續解決問題的人仍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調查問題。
傳統的單點思維方式和線性思維方式(Linear Thinking),很多時候已難以有效發現問題的真因,問題的復雜性也日趨明顯,此時,需要用到系統思維(Systematic Thinking)模式協助解決問題,正反饋(Reinforcement feedback)、負反饋(Balancing feedback)和延遲(Delay)構成系統思維的三塊基石,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 。無論數據分析、流程分析還是系統分析,**終都是要透過現象,找到規律,看到問題的本質,與《易經》的核心思想理、象、數不謀而合。
分析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判斷問題原因所在,解決問題需靠執行,靠**后的臨門一腳。
課程收益:
● 理解三大問題類型
● 理解不同類型問題的產生原因
● 學會問題描述
● 學會問題分析關鍵五步法
● 學會問題解決五步法
● 掌握FTA問題分析法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中高層管理人員,部門經理,生產經理,質量經理,工程經理。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 案例分析 視頻互動 角色扮演 情景模擬 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導引:對問題的理解
一、目標與現實的落差形成問題
二、傳統解決問題的思維誤區
三、自上而下的管理困局
四、賦能授權需步步為營
**講:問題的產生
一、什么是問題
1. 問題的定義
2. 問題的類型
1)恢復原型狀問題(Initial Type)
2)防范潛在型問題(Potential Type)
3)追求理想型問題(Ideal Type)
小組互動
二、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
1. 發現關鍵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能力還重要
2. 格物,致知的能力
3. 總結,反思的習慣
三、問題的描述
1. 問題描述的五個要素
2. 問題描述的常見的錯誤
3. 問題描述的重要性
視頻欣賞、小組互動
第二講:問題分析
一、問題思考方法
1. 基于事實的思考
2. MECE思考原則
3. 假設思考與求證
小組練習
二、FTA分析方法
1. FTA分析法優勢
1)FTA分析法是用范圍
2)FTA分析產生背景
2. FTA工具分析法
1)FTA分析法3原則
2)FTA分析法常見7大誤區
3)FTA與PM分析法的區別
3. FTA工具推薦
1)教課書案例練習
2)學員工作中困惑點案例練習
第三講:問題解決
一、問題解決五步法
1. 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分類
2. 將問題轉化成具體的課題
3. 找出課題的替代方案
4. 用適合的標準,評估每項替代方案
5. 出**的解決方案,并采取行動
二、解決問題的五個階段
1. 緊急遏制措施
2. 短期解決措施
3. 長期解決措施
4. 措施效果驗證
5. 措施標準化
小組練習互動
小組練習
第四講:解決人的問題--MTP管理的流程
1. 計劃制定方法
1) 制作計劃困難的主要原因
2) 制定計劃的流程
明確目的
掌握事實
根據事實進行思考
制定行動方案
決定計劃
2. 分配工作和下達命令
1) 工作分配的條件
2) 恰當的分配
3) 管理者的意思
4) 喚起下屬的執行意愿
5) 好命令下達方法
6) 現狀共有和自我命令
3. 控制的方法與自我控制
1) 控制的對象和目的
2) 控制的3大內容
3) 良好的控制方法
4) 自我控制的良好方法
4. 以整合式協調為中心
1) 協調的目的和效果
2) 實際協調的2種方法
3) 3類協調的運用
4) 主動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