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主辦了“全球產業研究圖譜2022”發布會。
參會嘉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彭泗清接受了時間財經的專訪。
談及對提振消費的建議時,彭泗清對時間財經表示:“面對疫情和復雜的國際形勢,地方政府需要增加管理復雜性的能力,因為我們一方面要發展,要抓經濟,另一方面又要防控疫情,要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幾個目標交織在一起,一些地方可能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怎么樣去兼顧多重目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我們各級政府管理復雜性的能力提升了,就可以實現中央政府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就能夠給消費者充分的信心。這一點對提振消費是最重要的?!?/p>
時間財經:從消費來看,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69.4%。今年,中國消費市場的趨勢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彭泗清:要講消費市場的趨勢,我們可能不只是看今年,看眼前,需要相對拉長一點時間來看。從這些年發展的總的趨勢來看的話,整個中國經濟雖然現在增速明顯放緩,但是處于正的增長??偟膩碚f,消費還是在升級,而且近幾年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還是比較足的。我們看到,無論是跨國公司的有關調研,還是國內的調研,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在全球一直處于前列。當然,這種寶貴的消費者信心需要珍惜,需要細心維護。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消費有三個很重要的趨勢,可以概括為“I—AI—愛”。第一個趨勢是自我的崛起,就是英文 I——我,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自我發展的需求,想過一個美好生活。黨和政府特別重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個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通過一個個個人體現出來的。每個人都想過上好生活,當然就要在消費上有所體現。
第二個是AI,指的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科技,科技對于拉動消費起了很大的作用。新科技改善了我們消費的手段,豐富了我們消費的模式,催生了很多基于科技的新的消費品??萍及l展對整個消費的促進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個是愛,消費者要過美好生活并非停留在滿足個人物質需求。他要去滿足家人,要關注整個家庭的消費,進一步還要關愛他人,幫助他人過上好日子。對他人的關愛是跟我們國家現在特別強調的的共同富裕是一致的,越來越多人可能會去做一些公益活動,包括消費扶貧等等。
所以我們說,對于推動中國消費的發展,這三種力量是一個長期性的強大的力量。雖然由于疫情的影響可能會有一些波折,但是總體的趨勢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
時間財經:疫情對消費有什么影響?
彭泗清:疫情帶來的是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疫情確實給日常消費帶來了很多不便。因為疫情防控,一些地方要臨時關閉,不少消費場所停止營業,無論是對于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帶來了不方便,客觀上會影響消費本身的增長。
另一方面,疫情的發展、不科學的防控措施,會影響大家的消費信心,尤其是支撐信心的基礎。比如說影響消費者的收入,影響經營者的盈利。這些在客觀上都會對消費有一定的沖擊。但是我們相信:只要防控得當,管理好復雜性,把各種措施都做好,兼顧生產經營、消費和疫情防控,整個消費趨勢應該還是可以得以保持。
時間財經:您對于今年提振消費有哪些建議?
彭泗清:提振消費的話,第一個還是信心和預期的問題。總體上看,中國消費者的信心是比較高的,在世界范圍內長期處在前列,但是,消費者信心的波動幅度在增加,有時候突然病例增加了,中風險地區多了幾個,高風險地區多了幾個,消費者就變得很謹慎,也不敢出去,即使出去了,有一些消費場所也不開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希望各級政府增加管理復雜性的能力。因為我們一方面要發展,要抓經濟,另一方面要防控疫情,要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二,消費要顯著提升的話,消費者需要有穩定的收入,收入要穩定的話需要穩定的就業,所以國家所強調的穩就業、穩市場、穩經營者的信心,都是非常關鍵的。有了疫情影響以后,消費者心態上有一些變化,消費者更關注那些比較穩健可靠的品牌,就是說值得信任的品牌,所以這個時候企業的經營者就要推出滿足消費者內心需求的舉措,采取一些真誠地對待消費者的措施,在這個基礎上跟消費者成為一個共同體,要在這個基礎上來提振消費,而不是用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去忽悠消費者,那樣的話只是一個短期的效應。
時間財經:您剛剛說的提振大家一個信心,您感覺從哪些方面提振信心可能對促進消費來說是特別有用的一個渠道?
彭泗清:面對危機,同舟共濟是提振信心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遇到麻煩的時候或者遇到危機的時候,大家都更傾向于抱團取暖,同舟共濟。
在危急時刻,需要讓老百姓感覺到:企業跟我在一起,國家跟我在一起,我能夠有企業可以依靠,有組織可以依靠,有國家可以依靠。有了足夠的心理支持和社會支持,大家的信心就會更加充足。所以,在這個時候,從政府角度需要出臺一些更加惠民的措施。例如,有一些地方發消費券,也有人建議對那些相對貧困的、可能因為疫情失業沒有保障的人給予一些救濟,包括發錢。這樣可以緩解他們目前的困難,讓大家感覺到政府的關心,感覺到社會的溫暖。這種做不僅可以幫助弱者,也可以溫暖強者:對那些工作和收入都還穩定的人,讓他感覺到一個非常美好的社會氛圍,他們就會有更大的信心去消費。
時間財經:您剛剛提到是政府層面,其他層面您有什么建議?
彭泗清:企業層面的話,我們看到有一些企業非常有社會責任感,即使經營有困難,但是想辦法去克服,千方百計先保證員工的工資,保證員工的生活。這樣做比簡單的關門裁員要艱難,但是更值得提倡。面對危機,我們需要有更多人為整個社會付出,大家一起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