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領域
職業素養 > 職場習慣
適合行業
銀行證券行業 電力能源行業 家居建材行業 建筑地產行業 其他
課程背景
課程的基本原則源于史蒂芬·柯維博士經久不衰的暢銷商業管理書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個培訓課程通過改變受訓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對人際關系的看法,而使全球數千萬的組織發生變化。 本課程已經成為亞洲地區許多跨國企業和本地公司員工培訓計劃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培訓課程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都深獲好評。我們的培訓課程將使你的思考和行動方式發生變化,從而幫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就。 課程解決了復雜的個人修養、人際關系、把握命運與追求成功之間的鏈接關系,使受訓者完成了個人績效發展的訓練,幫助學員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中有效的運用。
課程目標
1、調整學員的工作心態,培養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 2、幫助學員樹立合適的工作目標; 3、幫助學員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4、幫助學員間建立彼此信任的工作伙伴關系,加強溝通與合作; 5、推動學員不斷學習進步,提高自身績效。 6、實現個人和事業的目標,發展更理想的工作關系還包括與同事和親友之間 7、簡而言之,你將會發揮更大效能。要發揮這其中習慣的妙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本著開放的心靈,勇于探索和發現自我,積極參與和投入,把這些習慣應用和實踐于生活中。
課程時長
一天
適合對象
有志成功人士、新員工、核心骨干、基層管理人員。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我們先形成習慣,然后習慣支配我們
1、工作中的好習慣與壞習慣
2、高績效是如何達成的
3、好習慣和高績效的關系;
4、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5、成熟模型——通過習慣建立成長
第二模塊操之在我(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選擇的回應決定著我們)
1、人類四項獨特的天賦
2、團隊成員之間消極被動行為的危害
3、面對工作壓力和環境的變化:是什么決定了你的回應方式;
4、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于改變我們的習慣,改變我們的影響途徑
5、影響圈與關注圈:重點放在影響范圍上;
6、如何擴大你的影響范圍;
1)可直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2)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3)無法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第三模塊以終為始(對于沒有航向的船來講,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1、以終為始的思維優勢
2、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此塑造未來
3、哈佛大學的實驗:今天的目標,影響著未來的成果
4、今天的目標,決定了哪里是你的起點!
5、see-do-get:目標管理模型
6、誰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領導
第四模塊要事第一(不是時間的主人,就是時間的奴隸)
1、什么是要事第一?
2、確認優先級的誤區
3、在目標和事情這兩個層面中,到底哪一個層面應當優先處理?
4、怎樣做到以目標為導向來管理你的時間?
5、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及其特點
6、怎樣將事情或任務有效分布在四個象限中?
7、怎樣做到有效地活在第二象限?
8、認清時間大盜,防止時間損耗
9、個人時間效能提升的要訣
第五模塊雙贏思維(有效持久的人際關系來自于互利互惠)
1、一個重要概念——情感賬戶
1)增進你與他人的情感賬戶余額的行為
2、六種人際關系模式
3、什么是雙贏思維的人際觀?
4、、雙贏的品格
5、如何運用雙贏思維找到互惠的解決方案
6、雙贏的步驟
7、構建雙贏人際關系的策略
第六模塊知彼解己(首先尋求了解對方,然后讓對方了解自己)
1、溝通不良的四大障礙
2、傾聽的種類
3、同理心傾聽的方式
4、共情的習慣和意義
5、同理心傾聽的作用
第七模塊協作增效(珍視差異,創造長遠利益)
1、協作增效的精髓是1 1>2;
2、協作增效談的是團隊的力量;
3、協作增效的難點在于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4、統合綜效的管理啟示;
第八模塊蓄能更新(磨刀不誤砍柴工)
1、職業生涯與不斷更新
2、職業倦怠的原因與表現
3、最佳的自我投資策略
4、自我更新的四個方面(身體/腦力/精神/人際關系)
5、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
課程標簽:職業素養,職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