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決策判斷心理學》課程大綱
【課程內容】Course Content
課程前沿:決策與判斷
? 西蒙:管理本身就是決策
? 決策和判斷貫穿全部的管理過程
? 突破制度化管理應用的瓶頸
? 團體組織符合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 心理學研究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應用
? 人本化管理的核心環節
第一部分:知覺 記憶 情境
不依賴于情境的決策時不存在的。我們所做出的決策與判斷都取決于我們看待和解釋這個世界的方式。本部分將討論,我們的決策與判斷如何受到選擇性知覺、維持認知一致性的壓力、記憶偏差布魯納以及情境變化的影響。
模塊一: 選擇性知覺
1、選擇性知覺
? 預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知覺
? 我們的知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預期所決定的,這些預期建立在過去和情境的基礎上
? 當人們對某一特定的情況有了足夠的經驗時,他們就會看到那些他們所預期看到的東西
? 組織管理中選擇性知覺的實踐和影響
模塊二: 認知不協調
1、認知不協調的一個故事
2、費斯汀格的不協調實驗
3、決策前不協調與決策后不協調
案例:激勵員工決策方法中,高收益與高價值的博弈
模塊三:記憶和事后聰明式偏差
1、記憶和事后聰明的偏差
2、事后諸葛亮的效應
3、我早知道一切
案例:對尼克松總統訪華的預測結果
模塊四:情境依賴性
1、對比效應:斯坦利.科倫和喬爾.米勒實驗
2、初始效應:所羅門.阿施實驗
3、近因效應:諾曼.米勒和唐納德.坎貝爾實驗
4、暈輪效應:人們對某種刺激的反應方式具有很深的影響
案例:組織中,評價性方案的決策類型和判斷傾向
第二部分 問題如何影響答案
本部分將探究問題的形式對人們回答的影響。人們的決策與判斷在多大程度上取決于問題的措辭?問題的措辭以哪些具體方式影響人們的回答?
模塊五: 可塑性
1、可塑性:保羅.斯洛維奇實驗
2、順序效應:媒體新聞報道調查問卷;離婚問題調查問卷
3、虛假建議
模塊六: 問題的措辭
1、問題的措辭:舒曼和斯科特調查
2、社會稱許性理查德.沃斯林民意調查
3、允許還是禁止:魯格民意測驗
4、框架對決策的影響:決策框架部分由問題形式決定,部分由社會規范、習慣和決策者的性格決定
5、良藥苦口難下咽:特威爾斯和卡尼曼實驗
6、心理分賬
案例:管理報告中如何獲得決策的認同
第三部分 決策模型
雖然決策和判斷具有情境依賴性,但早期的決策模型常常假定,人們的態度和偏好是固定的,且不會隨著引導方式的改變而改變。決策者被當成“理性人”來看待,他們追求效用最大化和自我禮儀,而且遵循理性行為的原則。
模塊七: 期望效用
1、期望效用理論
? 期望效用假設了決策者為理性人(完全信息、完全理解、理性推算…)
? 經典的效用理論并不是要描述人們的實際行為,而是要解釋,在滿足一定的理性決策條件下人們將如何表現自己的行為
? 決策者能夠將期望效用理論計算出的數學預測結果與決策者的真實行為相比較
案例:對決策和行為傾向的預判
模塊八:期望效用與理性決策公理
1、有序性:任意兩個備選方案比較,要么偏好一個,要么兩個都無所謂
2、占優性:理性個體永遠不會選擇采取一個被其他策略占優的策略
3、相消性:相同因素相互抵消,比較那些產生不同結果的方面
4、傳遞性:偏好A大過偏好B,偏好B大過偏好C,則偏好A大過偏好C
5、連續性:偏好在最好和最壞結果之間進行賭博,而不是選中間值
6、恒定性:決策者不會受到備選方案的表現形式的影響
模塊九:描述性決策模型
1、描述性決策模型:描述人們實際的決策行為,兼顧并考慮了其他理論模型
2、滿意: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決策滿意模型
3、前景理論: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韋爾斯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 人們面對收益時常常是風險規避的,而在面臨損失時常常是風險偏好
? 人們決策中,對損失的評價要比對收益的評價突出
? 決策者對失去更加敏感,賦予了更高的權重
?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當一件物品成為人們的稟賦時,它的價值便增加了
4、確定效應:經濟學家理查德·澤克豪澤(Richard Zeckhauser)俄式輪盤說明
5、虛假確定效應
6、后悔理論:反事實推理
7、非補償性策略:關聯原則、析取原則、詞典式策略和逐步淘汰制(Hogarth,1987)
8、優先標準:斯洛維奇實驗(1975)
案例:面對一個組織失敗的決策結果,你的進一步決策投入分析
第四部分 直覺與偏差
當人們面臨一個復雜的判斷或決策問題時,他們通常會依據自己的直覺或者是一些常識來進行決策。大多數情況下,根據此類原則得到的答案往往會非常接近“最優”方案。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直覺就可能產生某些可預測的偏差和不一致。本部分將著重探討幾種眾所周知的直覺和偏差。
模塊十、代表性直覺
1、易得性直覺:決策者“常依據一些容易想起來的事例來判斷一種類別出現的頻次或時間發生的頻率”
2、概率和風險:風險通常很難進行量化,甚至概率事件中最基本的問題也可能成為一個很大的挑戰
3、錨定與調整:錨定效應的大小取決于錨和“錨前估計”之間差異的大小,直到兩者達到相近的水平
4、對隨機性的知覺:研究表明決策者傾向于過分解釋隨機事件
5、相關、因果關系與控制:先前的聯系并不足以使決策者就對全新的、矛盾的信息進行權衡,從而形
成一個全新的判斷
6、歸因理論:馬丁.塞里格曼歸因風格問卷
案例:組織中決策常見的偏差和研討
第五部分 決策的社會性
前面幾部分關注的是主要是單個決策者的行為。但在很多情況下,其他人會對決策者產生很大影響。本部分就是關于社會因素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和判斷,并且比較了解群體行為和個體行為的異同。
社會性決策六個方面:互惠、一致、認同、喜好、權威、短缺
群體決策中有效工具的應用:六頂思考帽 思維地圖
案例:
購買方案的決策分析
策劃方案的決策分析
第六部分 決策陷阱
本部分將關注困擾決策者的三個常見問題:過度自信的問題;自我實現的語言;“行為陷阱”的特殊情境。
略
《管理決策判斷心理學》培訓目標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更好地避免決策偏差、誤差和陷阱,幫助學員將更好地理解他人所做的決策。本課程大量引入《決策與判斷》中心理學實驗并作以科學分析,淺顯易懂地闡述決策與判斷心理學中很多還沒有被認識到的現象和研究結果。
《管理決策判斷心理學》培訓對象
企業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普通管理者、團隊領導者。
培訓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