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背景:
APQP/FMEA/MSA/SPC/PPAP,作為一種技術工具,不僅汽車行業使用,在其他制造業也鼓勵使用,有效利用這些技術工具,可以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企業在建立\運行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時,如何運用質量管理的上述技術工具往往存在困惑,如:
? 在什么時候、什么環節,需要MSA的應用,為什么?
? MSA和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是什么關系?如何融合管理?
? MSA和APQP/FMEA/SPC/PPAP之間又是什么關系?如何綜合應用和管理?
━━━━━━━━━━━━━━━━━━━━━━━━━━━━━
? 課程時間:1天。
━━━━━━━━━━━━━━━━━━━━━━━━━━━━━━━━━━
? 課堂形式:講解為主,輔以案例和課堂練習。
━━━━━━━━━━━━━━━━━━━━━━━━━━━━━━━━━━
? 課程目標:
通過培訓,使學員了解工具的使用要求和益處,更好地在工作中去應用,以提升
質量管理水平。
━━━━━━━━━━━━━━━━━━━━━━━━━━━━━━━━━━
? 課程對象:
質量管理人員、檢驗人員、技術研發人員、生產管理人員、質量計劃編制和管理人員。
━━━━━━━━━━━━━━━━━━━━━━━━━━━━━━━━━━
? 課程大綱:
MSA:為分析每種測量和試驗設備系統得出的結果中出現的變差,對其進行統計研究。此要求應適用于控制計劃中提及的測量系統。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準則應符合顧客關于測量系統分析的參考手冊的要求。如果得到顧客的批準,也可用其他分析方法和接受準則。本課程側重于實際應用和結果分析講解,主要內容:
1.相關術語名詞
1.1測量和測量系統
1.2位置變差
1.3 幅度變差
1.4測量數據的質量
1.5分辨率
2.測量過程
2.1測量系統統計特性
2.2測量系統變差的產生原因
2.3測量變異的構成
2.4測量系統變差的影響
2.5測量系統變差的可能原因
2.6分辨力對控制和分析活動的影響
3.測量系統分析的準備
3.1計劃將要使用的方法
3.2測評人數量、樣品數量、及重復讀數的預先確定
3.3測評人的選擇
3.4樣品選擇
3.5儀器分辨率
3.6測量方法
3.7分析結果的評價和分析
4.計量型Gage R&R研究方法
4.1平均值極差法
4.2極差圖分析
4.3均值控制圖分析
4.4 GRR研究結果分析和報告
5.計數型測量系統分析—風險分析法(兩天的課程包括)
5.1風險分析法步驟
5.2 風險分析結果報告的判讀和分析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