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踏上新的百年征程之際迎來的第一個生日。這既是一個喜慶的節日,也是一個引發我們深思的時刻。我們紀念這個日子,是因為101年前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和前途命運,也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我們深思這個時刻,是因為在新的百年征程開啟之時,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怎樣使這個百年大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并保持旺盛活力;怎樣在未來征途上奮發有為,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和更強的實際本領克服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黨?這個問題已經被歷史充分解答和證明。中國近代歷史舞臺上留下了各種政治力量探尋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道路的足跡。在“師夷長技”等思想和主張下,從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初期,中國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走出了從“器物、制度到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探索,但都以遺憾和失敗告終。中國道路到底在哪?正當無數仁人志士發出靈魂拷問時,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隨即帶領中國人民邁向一條全新的變革和復興道路。
回顧過去百年歷程,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肩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新中國建立以后,中國共產黨又領導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之后再接再厲,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精神創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作風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的輝煌。在百年歷史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自我革命、與時俱進的精神,保證了自己整體上的先進性和所領導的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歷史和未來有著合乎邏輯的內在聯系,但又不是簡單等同于未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還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取得的新成就中得到持續驗證。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么要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什么強調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堅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什么強調要發揚優良傳統不斷迎接新的“趕考”,走好新的長征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和百年歷史的任何時候相比無疑都有了更堅實的發展基礎和歷史機遇。我們講中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距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既是因為經過不懈奮斗,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取得一項又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奠定了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堅實基礎,也是因為在帶領中國和中國人民自立自強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能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辨明方向,同時勇于理論創新,在一個個關鍵歷史階段準確把握和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未來的發展道路并不都是鋪滿鮮花的坦途。我們還會遇到各種新的風險和考驗。從外部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年來加大對華打壓,蓄意構筑小院高墻、挑動各種脫鉤斷鏈,試圖惡化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從內部看,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一些周期性因素,使得國內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關鍵時刻越可能是經受嚴峻考驗的時刻。來自內外部的復雜因素和挑戰要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姿態,保持清醒頭腦和旺盛斗志,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各項預期目標的穩步實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在自身建設方面已經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達到歷史上一個新的高點。這些都為中國共產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更好發揮領導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著中國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隨著黨在執政中面臨的任務愈益復雜和艱巨,黨的建設也面臨越來越多考驗。
這些年來,我們黨強調自身面臨長期執政、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外部環境“四大考驗”,面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而應對這些考驗,克服這些危險,對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開展反腐敗斗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證黨更好地肩負起團結和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新的百年目標而奮斗的歷史重任。(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