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新到一家公司,面臨賬務交接不清的混亂。老板不懂、不重視財務,導致業務財務脫節。企業引入風險投資,財務不能反映經營狀況。企業收入隨意、發票混亂、納稅申報缺失、導致稅務稽查和處罰。企業為發展壯大,準備公開籌資,但基礎工作薄弱,信息化管理滯后,導致財務數據混亂、矛盾,上市進程被迫拖延........”
課程收益:
▲ 掌握多維度,尤其能從審計維度全面審視財務帳
▲ 深刻的理解,六大業務循環風險應對和邏輯關系
▲ 從業務表單的關聯關系入手,規劃賬務梳理方案
▲ 參考賬務梳理實例,全盤演練賬務梳理實際流程
課程時間:2-3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財務總監、CFO、總會計師、董事會秘書、財務經理及其他高層管理人員,及采購及生產人員,市場,銷售與服務人員等。
課程方式:轉變觀念/持續改進/落地實施;講師講授 案例分析 案例研討 現場演練 小組決策 結果評析 經驗分享;案例均是由老師親身操作,真實可鑒,針對性強.課程將在愉快幽默的氛圍中引導學員學習并實踐財務管理知識。
課程大綱
**講:運用審計思維,分析發現錯賬亂賬根源
一、審計思維助力發現問題
1. 企業不同經營期賬務問題及特點
1)原始經營階段的特點
2)合法經營階段的特點
3)合規經營階段的特點
2. 會計環境和會計核算基礎
3. 資產方面突出的賬務問題
4. 收入方面疑難的賬務問題
5. 成本核算方面的協同問題
6. 賬外業務方面的痛點問題
案例講解1:采購和銷售兩頭不入賬的體外經營案例
案例講解2:企業會計主體、財務核算范圍不清案例
二、運用審計思維解析問題
1. 賬務混亂問題歸納分析
1)業務數據不真實
A. 虛構銷售或采購交易
B. 隱匿銷售或采購交易
2)業務數據不完整
3)財務與業務數據脫節
4)未按會計準則計量、記錄和編報
2. 財務與業務數據脫節分析
3. 未按會計基準的分析
4. 借助審計循環的方法進行分析
5. 業務循環的風險應對和邏輯關系
1)銷售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2)采購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3)生產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4)薪資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5)資金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6)固定資產循環的風險環節及應對邏輯
案例講解1:企業實際業務和供應鏈脫節案例
案例講解2:企業供應鏈數據和財務脫節案例
案例講解3:六大循環業務邏輯混亂和矛盾案例
第二講:運用審計方法 設計方案實施理賬
一、運用審計方法規劃理賬方案
1. 賬務梳理的總體目標
1)真實完整的業務體系
2)三流一致的賬務體系
3)互相牽制的內控體系
4)全面完整的預算體系
2. 業務流程及賬務梳理方案
1 )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設定
2 ) ERP物料編碼的設定
3 ) ERP產品BOM的設定
4 ) 銷售流程、收入及應收賬款的梳理
5 ) 采購流程、材料成本及應付賬款的梳理
6 ) 薪資流程及應付工資的梳理
7 )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程及折舊攤銷的梳理
8 ) 倉儲進銷存流程及存貨實物管理的梳理
9 ) 報銷流程及費用的梳理
10 ) 資金收支流程及往來款項的梳理
11 ) 生產流程及生產成本計算的梳理
12) 稅款計算及納稅申報的梳理
案例講解1: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設定案例
案例講解2:ERP實施BOM和編碼設定案例
案例講解3:銷售收入及應收賬款的梳理案例
二、審計方法指導理賬落地實施
1. 賬務梳理實施流程綜述
2. 賬務梳理關鍵步驟詳解
1)確定期間和信息系統
2)項目啟動及動員
3)資產負債清產核資
4)各流程數據修改
5)數據導入系統驗證
6)系統表單打印簽核
7)表單并入憑證歸檔
案例講解1:企業清產核資實務操作案例
案例講解2:數據導入及系統驗證方法案例
第三講:運用審計邏輯 驗證評價理賬結果
一、賬務梳理結果評價標準
1. 會計假設是起點,空間時間少穿越
1)會計主體的評價
2)持續經營的評價
3)會計分期的評價
4)貨幣計量的評價
2. 會計原則不遵守,賬務處理不規范
1)十六個會計原則的應用評價
2)稅務原則與會計原則的異同
3. 方法估計有竅門,賬務處理有彈性
4. 先有合同再有賬,契約在前不能忘
1)財物進行合同評審的八項注意
案例講解1:會計原則在收入確認中應用案例
案例講解2:成套設備制造收入確認時點案例
案例講解3:企業會計政策和估計變更的案例
課程總結及答疑互動:構建本次課程學習思維導圖-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