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王申棟, 法名智亮
自號三笑居士,生于冀中平原。
辟谷養(yǎng)生(高級)指導師
證書編號PXYSGL12100238
國家公共營養(yǎng)師(二級)
證書編號1202000000205826
高級中醫(yī)康復保健師
高級自然療法師
高級心理咨詢師
高級中西醫(yī)結合咨詢師
中華講師網(wǎng)百強講師
大城縣博愛慈善協(xié)會副會長
妙喜法傳承人
自1993年拜讀《黃帝內經(jīng)》《易經(jīng)》《道德經(jīng)》《心經(jīng)》等等中華儒釋道三教文化精髓典籍。《黃帝內經(jīng)》醫(yī)之鼻祖,集醫(yī)理、醫(yī)論醫(yī)方于一體。《易經(jīng)》變化規(guī)矩,人處世之智慧也。《道德經(jīng)》導之入道,人隨緣應世返璞歸真之智慧也。《心經(jīng)》空中妙有,人認識宇宙身心靈的智慧也。
自從2008年跟隨恩師學禪醫(yī)以來,雖然只學到了恩師妙法的些許皮毛,但就在我處運用妙喜禪醫(yī)之法,依舊調理好了,諸如敗血病、白血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偏頭痛、膽囊炎、甲亢,甲減,咽炎,過敏性鼻炎;婦科方面子宮肌瘤、子宮功能性障礙出血、卵巢囊腫、陰道炎、盆腔積液,男科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肺癌、直腸癌、乳腺癌,中風后遺癥等成功案例!
主要解說禪修辟谷對于養(yǎng)生的妙用與功效。禪修——禪,單獨一個人開示,修,一個人每日三省其身,痛改前非(示+單=禪;亻+攵+三 =修)。如今恰逢盛世,國泰民安,君民同樂之際,禪修被廣泛流行,無論單純的修行,還是修心養(yǎng)性,清心凝神,都不乏禪修各種學習班,多為泛泛而談,經(jīng)濟色彩斑斕,故多人誤解偏移了禪修的內涵與甚深微妙。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有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老和尚掘藏了佛之寶藏,發(fā)現(xiàn)了禪修對于身心疾病的切入點,他就是我的恩師。
恩師出家多年,備受眾苦磨礪,終于了悟參透玄機,于末法時期掘藏法寶,適時適機善巧方便的隨緣度化眾生。恩師自掘藏以后,到如今用禪修之法,已經(jīng)幫助了很多人重新找回了健康,實乃萬民眾生之幸也。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誰解其中味,自是有緣人。佛以一大因緣,為度化眾生,而現(xiàn)于世,留下了甚深微妙之法。只是眾生不會其意,難得法喜充滿。布衣三笑深感佛恩浩蕩,于2008年有幸蒙恩師慈悲,開始面授機宜,沒想到一夜教授,讓我對佛學有了認知改變,對佛教有了新的定位。于是發(fā)愿將身口意供養(yǎng)恩師,誓跟隨恩師將此妙喜禪法弘揚。幾年來,恩師不厭其煩的教授于我,答疑解惑,講解禪意禪醫(yī)之原理,身體結構經(jīng)絡氣脈的關系。讓弟子們明了修行次第是氣、脈、明點、菩提心。那如果氣調好了,填滿了,補足了,脈絡清晰了,明點多起來,菩提心不發(fā)自啟。我泱泱華夏,中醫(yī)理論上講到“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空”,還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等等非常經(jīng)典的理論。那我們的奇經(jīng)八脈十二正經(jīng)通透了,疾病還會有嗎?煩惱和痛苦還會有嗎?
禪修辟谷用于調理人的身心靈的各位疾病障礙迷惑即為禪醫(yī),故禪醫(yī)因人不同而有調理方法的不同,即使同一個人不同的經(jīng)絡臟器有疾,方法也不。
禪修
佛教名詞,起源于古印度瑜伽,據(jù)記載釋迦牟尼佛俗名喬達摩·悉達多。深山老林坐禪數(shù)載。后于菩提樹下悟道。于是禪修面世。禪修主要是修煉身心,戒除貪嗔癡,勤修戒定慧。這和我們國學《大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以及大學中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做一切事的前提,個人道德修養(yǎng)身心安康的重要性。
辟谷
源于先秦,盛行于唐朝,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辟谷最早記載于《莊子?逍遙游》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中《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更是辟谷最早的理論依據(jù)。用通俗的話講,辟谷就是通過在一段時間內不吃五谷,但需要通過獨特的服氣方法獲取能量,達到排除體內積穢,調整人體代謝系統(tǒng),從而改善人體內環(huán)境,提升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的養(yǎng)生方法。為的是使自己身心俱安康,為的是使人生變得更有價值,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為什么禪修辟谷能夠祛病
禪修辟谷能夠快速的將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能量場中,自然是一個大磁場,禪修辟谷恰恰快速的將自己的身體與之溝通,能夠讓自然的能量磁場快速進入體內,我們的疾病就是某個臟腑,某條經(jīng)絡能量的缺失或者其他能量的入侵。例如肝臟需要的是解毒的能量,腎臟需要排毒的能量,過濾掉垃圾和毒素,如果給腎臟了肝臟解毒的能量,別看都是你自己的身體零件。照樣因“水土不服"而現(xiàn)病癥。
而在禪修辟谷中,我們身體與自然中的能量通道打開了。自然的能量就快速的補充進來,修復了病灶區(qū)域,臟腑經(jīng)絡得到了“獎金"。人不得外財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我們有了平常得不到的能量,各個細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磁場滿足。你說不祛病誰信呢?
當然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禪修辟谷治療疾病的目的,因為它畢竟不是藥物。若把禪修辟谷當做養(yǎng)生手段,那絕對的上上簽。
《易經(jīng)》是中國古代探究天人和諧的經(jīng)典,易經(jīng)是我國古代一部典籍,包含有先哲們觀察、認識世上萬物、人間萬事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具有巨大歷史價值,閃耀著東方哲學思想的光芒。
《易經(jīng)》,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經(jīng)》越來越受到中外科學界、文化界的重視,西方學者稱之為“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孔子五十而學易,曾在《系辭傳》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現(xiàn)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烏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艾灸
我國古代中醫(yī)的醫(yī)療手段,在古書中的記載是分為砭、針、灸、藥四種方法。艾灸,是用燃燒的艾絨熏烤一定的穴位,以達到溫經(jīng)散寒、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醫(yī)學入門》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黃帝內經(jīng)》
黃帝問于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靈柩*四時氣》
人之陽氣衰,故手足不能溫,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則心死。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扁鵲心書》
時至今日,壯志不渝,專注于自然養(yǎng)生的原則,運用甚深微妙的妙喜禪醫(yī)之法,讓有緣人從身心靈的得到全面調理,教授眾生明了,身健康無疾病,心健康無痛苦,靈健康得解脫!樂享人生,頤養(yǎng)天年!
《道悟》
坐觀西山紅日落,
閑啜幾前半杯茶。
行見林深枝葉笑,
臥榻獨賞夢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