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多年來,由于企業設立配置錯位讓股東們走了不少彎路。企業家們如果能在企業設立之初就能合理配置企業規模、組織形式,企業會在經營之初就獲得一定優勢。如果企業正處于轉型期,更要仔細考量不同組織形式的優劣。本課程重點講述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面臨的國家政策環境,希望對轉型中的企業家們有所助益。
了解企業的各種組織形式
了解不同組織形式面臨的政策環境
掌握股權籌劃的重點
介紹跨境股權架構的稅收重點
董事長、總裁、財務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等高管人員
一、企業設立布局考慮
1.不同組織形式面臨不同政策環境
2.稅負粗比價
(1)大中型企業vs個體戶
(2)小微公司與個體戶
3.不同類型的股東分紅繳稅邏輯
(1)自然人
(2)法人企業
(3)合伙企業
(4)比較
(5)結論
4.不同類型的股東轉讓收益繳稅邏輯
(1)自然人
(2)法人企業
(3)合伙企業
(4)比較
(5)結論
5.注冊資金方面的考慮
(1)注冊資本
(2)認繳制
(3)實繳資本
(4)結論
6.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1)如何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
(2)是否能相互轉化
(3)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7.其他方面的考慮
(1)持股公司間接架構的優勢
(2)案例
(3)結論
二、股權籌劃
1.股權
2.為什么要設計股權?
3.股權設計的原則
4.股權如何設計?
(1)好的股權結構的標準
(2)股權設計要考慮的因素
(3)如何進行股權設計?
5.股權設計要做好的四件
(1)搭架子
(2)帶隊伍
(3)分蛋糕
(4)談退股
6.股權架構的主要設計形式
(1)自然人直接持股
(2)通過有限公司間接持股
(3)通過有限合伙企業間接持股
7.股東退出機制
(1)股東退出的各種方式
(2)所得稅計算
三、跨境股權架構
1.跨境股權架構搭建原因
2.跨境架構的常見風險
(1)合同簽訂過程中的違約風險
(2)政策監管漏洞存在的法律風險
(3)對外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外匯管制風險
(4)稅務風險
(5)控制風險
3.跨國企業稅籌群相
(1)避稅天堂
(2)稅收管轄
4.國際避稅經典案——綠巨人星巴克的稅務架構
5.避稅天堂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