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陳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7月18日,由中國商報社、中國商業出版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全國商報聯合會主辦的紀念顧炎武誕辰410周年活動暨“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報國寺論壇”在北京報國寺顧亭林祠開幕,以表達對顧亭林先生的敬仰之情。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在出席顧炎武經典名言書法作品展分論壇的致辭中表示,顧炎武的思想為中華民族點起了一盞智慧的明燈,光芒四射,照耀古今。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
潘震宙表示,顧炎武是中國歷史上不朽的偉大人物之一,是“俠之大者,樸學宗師。”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語出顧炎武的《日知錄》。雖然顧炎武已經去世幾百年,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仍然在中華民族的血脈里傳承、發揚。
潘震宙指出,中國人,無論南北,無論文化高低,都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在這句話精神的激勵下,從鴉片戰爭開始,一個多世紀的時間,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九死不悔。他們用滿腔的熱血,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神最徹底的踐行者。
“偉大的人物,重大的歷史事件,一旦產生,影響就永遠不會過去。”潘震宙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是憑空而來的,在顧炎武之前,有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顧炎武之后,有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潘震宙表示,沒有憑空產生的事物,每個民族都是從歷史中走來,中國的現實和未來必須要同中國的歷史相結合,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世世相襲,代代相傳,才會有光明的未來以及更美好的未來之未來。
“顧炎武的思想為中華民族點起了一盞智慧的明燈,光芒四射,照耀古今。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顧炎武經典名言書法作品展,就是要傳承、發揚顧先生的精神,激勵每一個中國人,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更美好。我想,這也是對顧炎武先生最好的紀念。”潘震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