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毛基業教授為我院師生作題為《案例研究與理論貢獻》的學術講座。講座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在線上舉行,吸引了200余位校內外師生的參與。本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戴維奇教授主持。
毛基業教授以新近開發和公開發表的單案例研究作為開始,圍繞“如何開發案例”這一議題娓娓道來。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一家專業從事女性美容服務的連鎖集團,基于偶然的內部創業成功,不斷復制成功模式,打通組織內外部邊界,最終從一個傳統的科層式組織結構轉型為平臺型生態企業的故事。他結合“差異化-整合”框架,并將海爾的“倒三角組織結構”與案例企業進行類比,使聽眾深刻理解了傳統企業生態化轉型的一般過程,也認識到了巨變時代傳統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與組織重構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毛教授結合前述案例論文,講解了案例研究從研究動機到理論再到實踐意義的過程,提出單案例研究的五步驟(SIDReC)。隨后,毛教授回答了“何謂理論”這一重要問題,并基于AMJ上一篇經典多案例論文,講述了多案例研究的過程。
毛教授指出,當今時代在中國大地上有無數產生理論的機遇,而案例研究是從現象中抽象理論的最好方式,是拉近管理學研究與實踐距離的重要途徑。他認為,案例研究的核心是現象與理論的關系,“理論”就是“規律+解釋”,理論貢獻就是對已有理論的延伸和修正,而最佳論文應當具備“重要問題”“理論貢獻”“高數據質量”“分析與結論研究”“實踐意義”五個關鍵要素。
在交流環節中,毛教授與我校師生就“案例研究是否適合存在變革情況的縱向研究”“多案例研究如何增加模型的普適性和可行性”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本次講座毛基業教授向我院師生展示了案例研究的精髓,鼓勵我院師生利用好地理位置優勢,運用案例研究“講好中國故事”。我院師生紛紛表示毛教授將案例研究與定量研究巧妙地做了對比,從而有助于更快地理解案例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而毛教授對于理論貢獻的理解以及對于案例五步驟的概括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戴維奇副院長最后對講座進行了總結,并向毛教授致以謝意。講座在愉快的氛圍中降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