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P課程》--通用管理--通用版
《MTP》課程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Development Program
━━━━━━━━━━━━━━━━━━━━━━━━━━━━━━━━
項目背景:
MTP,通用管理課程中最熟悉的詞匯,版本無法統計,幾乎每個講師一個版本,究竟
哪個才是正宗?這個問題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適合的、匹配度高才是關鍵的。
MTP可以給以前零零散散的管理課程全面梳理一遍,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管理知識結構
優化的問題,基于企業往期管理培訓課程,設計最優化多版本管理人才發展項目。
━━━━━━━━━━━━━━━━━━━━━━━━━━━━━━━━
課程配置方案:
|課程名稱 |課程模塊 |2天概要版 |4天精簡版 |6天標準版 |8天完整版 |
| | |課時分布 |課時分布 |課時分布 |課時分布 |
自我管理 |管理思維 |1小時 |1.5小時 |1.5小時 |3小時 | | |角色認知 |1小時
|1小時 |1.5小時 |3小時 | | |時間管理 |0.5小時 |0.5小時 |1小時 |2小時 | |
|職業素養 |0.5小時 |1.5小時 |2小時 |4小時 | |工作管理 |目標績效 |0.5小時
|1.5小時 |3小時 |3小時 | | |委派稽核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3小時 | |
|約束管控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3小時 | | |復盤改進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3小時 | |團隊管理 |團隊建設 |0.5小時 |0.5小時 |2小時 |3小時 | | |溝通協作
|1小時 |2小時 |2小時 |4小時 | | |輔導培育 |1小時 |2小時 |2小時 |3小時 | |
|有效激勵 |0.5小時 |1.5小時 |2小時 |2小時 | |變速領導 |領導行為 |0.5小時
|1小時 |2小時 |2小時 | | |情境領導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3小時 | |
|授權管控 |1小時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 | |變革創新 |—— |1小時 |1小時
|1小時 | |結業驗收總結 |案例論文 |——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
|MTP課程最大特點就是知識的系統化和管理技能的全面性,而企業中各級管理者
在學習管理時最大困惑就是:知識是分開學的,用的時候必須合起來用,所以學員聽了
很多管理課,實踐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
━━━━━━━━━━━━━━━━━━━━━━━━━━━━━━━━━━━
課程體系:
科學系統---
借鑒系統管理理念、涵蓋中層、高管理人員必備的綜合管理知識技能。
實效實用---結合中國本土企業管理的實際需求,重視效果及實際應用。
教練實操---
運用最先進的教練技術,在訓練中學習,將管理技能深化為行為習慣。
━━━━━━━━━━━━━━━━━━━━━━━━━━━━━━━━━━━
適合對象:儲備干部,基層主管,項目經理,中層經理,各職能部門管理者等
━━━━━━━━━━━━━━━━━━━━━━━━━━━━━━━━━━━
課時安排:按具體模塊分選分次實施 (6小時/天)
━━━━━━━━━━━━━━━━━━━━━━━━━━━━━━━━━━━
課堂形式:分組形式,每組最多8人。
━━━━━━━━━━━━━━━━━━━━━━━━━━━━━━━━━━━
課程特色:
實戰型職業培訓講師,善于演繹課程知識,精彩解析案例情境,啟迪智慧。
有笑,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的心情中領會課程要點,完全沒有困意和乏味。
有料,課程要點完全貼近工作實際,有身邊事闡述邏輯觀點,感同身受有頓悟。
有效,在潛移默化中輸送職業理念,在實踐案例中體會工作方法,落地效果明顯。
━━━━━━━━━━━━━━━━━━━━━━━━━━━━━━━━━━━━━
講授特色:
實戰型職業培訓講師,善于演繹課程知識,精彩解析案例情境,啟迪智慧。
有笑,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的心情中領會課程要點,完全沒有困意和乏味。
有料,課程要點完全貼近工作實際,有身邊事闡述邏輯觀點,感同身受有頓悟。
有效,在潛移默化中輸送管理理念,在實踐案例中體會工作方法,落地效果明顯。
━━━━━━━━━━━━━━━━━━━━━━━━━━━━━━━━━━━
課程大綱:
第一篇: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管理思維與角色
管理者如何思考問題,是一切管理技能的根源和基礎,管理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此
如何思考這個管理問題的過程,就顯得格外重要。
1. 從管理者的職責談起…
2. 打破思維定式和經驗程式化
3. 管理者的全腦思維修煉
4. 剖析管理者權力的構成:
5. 管理的核心是發信號和講故事
6. 管理者的全局意識修煉
7. 管理者的四項思維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認知與角色擔當,是管理技能的基礎,很多管理問題的根源,是角色錯
位導致的,扮演好管理者角色,承擔管理職責,調整積極心態,是管理之本。
1. 管理者需要面臨理性的落差
2. 管理者扮演的三種角色:1)教練,2)伙伴,3)顧問;
3. 優秀經理人的職業化修煉
4. 職業經理的管理角色問題
5. 管理角色的價值觀問題
6. 領導者---團隊的雁群效應
7. 隊列訓練的啟示:習慣行為塑造
8. 職業經理人要避開的雷區
時間管理與習慣
企業中,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時間,尤其是技術和服務型部門,人力資源成本的核心
關鍵就是全體成員的時間管理和工作效率提升,向管理要效益的根本也在于時間管理。
1. 提高時間效率的三個心理障礙
2. 工作耗時的內外部因素分析
3. 規劃時間的理念與方法
4. 項目管理的時間成本平衡法
5. 時間管理矩陣:重要性與緊急性
6. 確定管理者的關鍵績效區間
7. 有效克服“工作拖延綜合癥”
8. 管理者如何應付“救火”現象
9. 確定行動優先次序,學會聰明的做事
10. 通過目標和目的掌控時間
職業素養與心態
職業化工作者的技能和素養,是其發展的根基,職業理念與職業態度,以及逐漸形成
的職業價值觀,都將影響專業類工作的發揮和發展,良好職業素養是職場發展的保障。
1. 價值觀:職業素養的DNA
2. 職業素養的三要素
3. 顯性素養與隱性素養
4. 職業態度 :職業素養的基礎
5. 工作情境變化規律分析
6. 按鈕式工作的表現
責任大于能力,以船東的責任感來做船工,首先負起責任,這是一切溝通和管理的前
提,作為管理者,更應該承擔責任。
1. 以船東的責任感做船工
2. 職業成長16項能力階梯
3. 本事:做好本職工作
4. 取舍之選:自我需求明確
5. 責任心:成就未來發展的根基
6. 以感恩的心態來承諾與責任擔當
情緒是可以管理的,必須要能夠做到以工作需求為導向的情緒控制與情緒管理,而不
是隨意性的情緒波動,通過壓力疏導與認知情緒根源,掌握自我調節方法,最終達成有
效地預防和恰當地傳遞情緒。
1. 工作績效與壓力的關系
2. 平衡人心態的常用方法
3. 情緒管理的“頻道策略”
4. 使人容易出問題的三種情緒
5. 限制性理念導致的自我牢籠
6. 主動積極與被動消極的語言對比
7. 職業人士的十佳情緒心態
第二篇:管理者的團隊管理
管理溝通與會議
管理最重要的技能,毋庸置疑就是溝通,管理者的360度溝通技術與溝通藝術,是一
切管理技能的表現形式,大量實踐性的溝通方法與工具,能夠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1. 管理溝通的四項基本原則
2. 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
3. 溝通對象的心理需求分析:成就需要型,交往需要型,權力需要型;
4. 管理溝通的面談步驟解析
5. 管理者的特殊溝通技術:故事感,娛樂感,共情能力;
6. 電話溝通:小細節解決大問題
7. 書面溝通:管理者表達力的真功夫
先做好一個成功的部署,才是一個優秀主管的前提,而在于領導溝通過程中,充分理
解領導意圖,合理有效表達團隊以及部署的訴求,才能達到承上啟下。
1. 讀懂領導是溝通的前提:
2. 不同類型領導溝通策略:控制型,互動型,結果型,細節型,整合型;
3. 巧妙請教,提升上司對你的好感度:
4. 如何向領導傳達壞消息或不同意見
5. 與上司一起工作節奏的把握: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隨叫隨到;
6. 管理者的五種決策風格及溝通對策
管理者的跨部門溝通,是考察一個主管協調能力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責權不對等的
情況下,有效溝通協調旁部門給予積極配合,做協調工作的清道夫。
1. 營造溝通氛圍:運用溝通道具,融洽的題外話,真誠贊美,閑聊拉近距離
2. 跨部門溝通的道具:握手,抽煙,喝酒,喝茶,咖啡;
3. 應對平級間的沖突:掐滅沖突的導火索,
4. 跨部門溝通策略:表達用數據說話,把話說得更簡單,借力使力不費力,
5. 平級協作先解決問題再劃分責任
管理者往往會忽略與部署的溝通,認為下屬都會無條件聽從自己的安排,于是溝通就會
隨意,態度和語氣以及方式方法都不講究,長此下去積垢成疾。
1. 向下溝通技術:表揚優點:前聯后推,批評缺點:前堵后截;
2. 管理者如何對待內部抱怨
3. 說服下屬的策略和技巧
4. 向下溝通的誤區:盡力而為,無事生非,把人當己,親力親為,領主角色;
團隊建設與管理
社會化分工的背景下,企業的工作形式必將以團隊形式來呈現,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是職業化工作者的必修課,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協同兼備,才能“抱團”打天下。
1. 團隊的發展階段步驟與特征
2. 團隊角色:認清形勢與找準位置
3. 隊列訓練的啟示:習慣行為塑造
4. 團隊沖突解決策略與良性競爭
5. 主動與上級有效溝通深度領會
6. 馴鹿與狼的生存辯證法則
團隊的不同時期,團隊的不同成員,管理的方法和對策都不盡相同,有效管理團隊,
才能達成目標績效,解決團隊管理問題,駕馭好一個優秀團隊,管理者會事半功倍。
1. 團隊管理:合成謬誤的群體行為習慣
2. 明爭暗斗-內部沖突-幫派
3. 管理難題:打工心態—混日子
4. 新老難融--相互推諉—改善方法
5. 團隊角色:認清形勢與找準位置
6. 生活導向員工的管理要點
7. 如何培養和管理“問題員工”
8. 團隊管理者必懂的管理法則:羊群效應,手表定律,刺猬法則,鯰魚效應;
輔導培育與激勵
上司作為管理者,首先是輔導者,下屬大部分的工作能力將直接來源于上司的輔導,
將知識與技能進行有效傳遞,快速促進部署的能力增長與提升團隊的工作價值。
1. 管理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區別
2. 建設性批評與輔導的應用要點
3. 建設性反饋輔導的步驟
4. OJT:在崗技能型輔導五步驟
5. 培養部署的機會與四項技能
6. 情境案例:過錯處理,工作瑕疵;
團隊管理與領導的首要任務,是激勵團隊成員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持續保持高昂
地工作熱情和提升部署的工作內在驅動力,是解決工作動力的根源問題。
1. 領導者對激勵下屬的心態調整
2.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 上司對下屬激勵誤區:
4. 有關激勵的各種因素效用分析
5. 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
6. 員工最關心的關鍵要素排序
7.
團隊激勵的原則與策略:即時激勵,歉疚激勵,差異化激勵,非物質激勵;
8.
團隊成員需求狀態:喝粥的人給物質,喝酒的人講感情,喝茶的人同境界;
9. 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的差異
第三篇:管理者的工作管理
目標與績效管理
21世紀的管理,尤其是知識型工作團隊的管理方法,更多的是基于目標管理的學習型
組織模式,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方法更能夠提升團隊的效益。
1. 目標管理五項要素
2. 目標管理常出現的執行問題
3. 目標設定:目標計劃的制定原則:SMART--AS原則
4. 目標分解:分解團隊目標的三種方式
5. 目標實踐:目標管理的績效促進作用
6. 目標管理:KPI分析的聚焦效應
7. 有效控制:帕金森定律,墨菲法則,韋伯法則;
工作計劃:
計劃性,是管理者的首要責任,把該做的事合理安排到計劃之內,然后再優化配置資
源,進行委派管控和執行,因此,計劃性是條理性和邏輯順序的根基。
1. 計劃的三要素:目標、資源與決策
2. 計劃制定的三項要求:完整性、層次性與合理性;
3. 制定工作計劃的流程與結構化思考
4. 完整計劃的五大要素:責任人,完成標準,實施策略,資源支持,時限;
5. 工作總結的務實與量化分析要領
管理無效的原因,大多數的根本問題是團隊績效問題,提升部署績效是管理者的首
要責任,也是管理者體現管理目標的量化體現,是企業管理一切活動的最終檢驗。
1. 管理者績效提升三要素:管理好自己,管理好部署,管理好業績;
2. 設定績效考核目標-因崗位而異
3. 績效考核三表法:職責表,目標表,考核表;
4. 績效管理不只是HR部門的工作
5.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差異
6. 績效考核四部曲:
a) 績效動員,高層帶,造勢能
b) 績效輔導,授技能,授職責,
c) 績效考核,明確化,簡單化,
d) 績效面談,說問題,談期望,
7. 目標績效評估的誤區及解決辦法
8. 下屬的自我評估類型特點:擺功型,辯解型,觀望型;
9. 基于結果導向的持續績效溝通與改善
10. 績效面談的檢視重點與流程要點把握
委派與督導管控
管理者的首要工作管理,就是委派工作,合理有效地工作委派,能夠倍增團隊的工作
效率,較少管理者的事務性忙碌,優化團隊工作流程。
1. 有效的委派工作帶來的益處
2. 委派與授權的不同之處
3. 委派工作的六個步驟
4. “鞭打快牛”現象與“蛇蛙”現象
5. 工作委派的常見誤區
6. 案例:如何應對員工的“軟釘子”
7. 委派計劃制定與委派后的跟蹤
中基層管理者,首要責任是保障團隊績效,而工作正確推進是關鍵,及時監督指導,
有效管理和控制,達成團隊最小誤差與最大效益產出,才是管理者的最終績效。
1. 企業的整體系統控制與管理
2. 主管的有效控制:標準與矯正
3. 量化控制實現“駕駛艙”式管理
4. 月度例會:解決問題的管控
5. 管理措施的行為約束力
6. 檢查:對人不相信的原則
7. 質詢會的四項特征與原則
8. 管理的邊際效應遞減原則
執行與問題解決
企業里,一件事沒做好,可能是某個員工的事,如果每一件事都沒做好,那一定是管
理的事,管理者帶領團隊實現績效提升,是其價值的核心體現。
1. 企業中執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2. 管理者的五種執行力信念:
3. 打造自動自發的高效執行體系
4. 高效執行力的3S管控:事前,事中,事后;
5. 流程與制度相結合的執行棒
6. 月目標周計劃日結果的執行管控
7. 執行管控的火爐法則:警示性,及時性,必然性,平等性;
8. 管理執行的制度保障:讓規矩制度化,讓制度行為化,讓行為習慣化;
企業的中基層管理者,首先是問題的解決者,更要成為問題的終結者,下屬有問題,
主管第一時間幫助解決,這個過程也是經驗與能力提升的過程。
1. 中基層主管的六大問題意識
2. 解決問題的三大常見誤區
3. 例證:解決問題,要有整體思維
4. 現場解決問題的工具方法
5. 處理突發事件的策略
6. 讓員工承擔改善責任的六個步驟:
第四篇 管理者的變速領導力
第一節 領導行為模型:變速領導力
所有的領導模型和領導力效果驗證都來源于有效的領導行為,管理者所處的管理層級
不同,所帶團隊規模不同,能力要求和工作重點也不一樣,領導力衡量標準也有差異。
1、領導力發展變速模型:領導梯隊, 領導力發展路徑設計;
2、團隊建設與管理的提升篇:變速領導力,組織的權變決策模式;
3、自我領導力:以身作則,行為,思維,領導者的自我修煉;
4、直接領導力:激勵人心,人治,認同,情境領導的匹配度;
5、間接領導力:使眾人行,法治,秩序,流程,規則與制度;
6、項目領導力:挑戰現狀,運營,效率,客戶導向交付能力;
7、組織領導力:共啟愿景,影響力,變革,驅動管理系統;
8、管理升遷的苦與樂,從技術或銷售到管理,從基層到中層,從中層到高層;
9、微案例討論:<科學管理我做錯了嗎?>,<張經理的晉升困惑>;
第二節 基礎變速檔:自我領導力
管人先正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先反躬自省,了解自己領導力的短板和長板,并
以此為起點,走上自我發現、自我行為修正的領導力提升之路。
1、挑戰思維定式,過往經驗程序化會固化思維路徑依賴,塑造結構化思維習慣;
2、領導者的自我管理,碎片化學習的系統設計,通過個體學習創造自我領導者;
3、
中國理念與西方標準的融合,做管理要關注標準和效率,帶隊伍講究認同;
4、組織的本質屬性決定了領導者的使命,組織是根據責任來分配權力和資源的;
5、以身作則的瓶頸,本位主義觀念,先利他后利己,用對方的思維解讀對方的行為
;
第二節 標準變速檔:直接領導力
有效的領導力是一個成長的旅程,面對面的領導方式也是最基礎最有效的領導行為選
擇,先認同后才有領導,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周圍的少數人,再通過少數人影響大多數,
是各個層級領導者都必須遵循的規則,也是每個領導者都繞不過去的領導力基礎。
1、績效合伙人,非正式的績效管理實踐,基本技巧:一分鐘經理人;
2、批評與糾偏:一分鐘贊揚、一分鐘批評和一分鐘道歉,溝通的技術與藝術;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