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網絡上搜尋關于“溝通培訓”的信息時,一下就能搜索到了近50萬條信息。
如果隨意走進一家書店,您一定會發現溝通有關的書籍也必然不少。
可見溝通培訓非常有市場,但是大量溝通培訓的有效性卻值得懷疑。
比如,許多溝通培訓都這么講:所謂“溝通”,就是信息的發送者先將信息編碼,之后發送給接收者,接收者經過解碼,轉化成自己的理解。由于溝通中有大量可能雙方會出現誤解的情況,所以有為避免誤解應遵循的行動準則。
知道了這些概念,距離人們真正改進自己的溝通能力還有多遠?這恐怕是讓培訓投資者和組織者最受困擾的問題了。
在情境中感受
有這樣一段對話:
甲:“我和老王合不來,這人太難相處。”
乙:“怎么了?”
甲:“我忘了把文件還給他,他就沖我大發雷霆。”
乙:“你怎么老忘事,我提醒過你很多次,這毛病怎么老不改!”
甲:“我又不是故意的。”
乙:“這樣可不行!”
甲:“……”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顯然“甲”已經不想再跟“乙”談下去了。甚至,今后出現再大的問題也不想找“乙”請教。問題出在“乙”不懂溝通中的編碼解碼過程和信息環路嗎?
再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溝通的三項原則、聆聽的七個要點……
“噢!”你說:“別說了,記不住。”
不要緊,我們編個口訣幫助記憶,一朝學會,終生不忘,好不好?……
你可能說:“呃,那倒不錯,可有什么用呢?”
溝通能力不是教的,而是練的!
培訓內容:
第一部分:事前準備與詢問技術
學習如何讓別人愿意討論、如何把一個問題深入討論下去;并且通過詢問獲得關鍵信息,通過詢問了解對方的想法以及通過詢問提供!
? 事前準備:學習如何與對方深入討論問題
? 詢問技術:掌握獲取關鍵信息的技巧學會通過詢問了解對方的想法,學會通過詢問提供建議
第二部分:理解技術
學會積極把握和回應對方的感受、需要和關注點!
? 學習聆聽與聽的不同,學會聆聽
? 通過使用回應和呼應技術鼓勵對方傾訴自己的看法,同時使對方相信自己受到了你的理解
? 學習在聆聽的過程中為后面的引導行動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處理沖突的技術和達成一致的技術
學會在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如何處理;識別合適時機,適時運用適當方式推進結論!
? 處理沖突的技術
? 達成一致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