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不讓
課程模塊 | 單元內容 | 課程時間 |
**部分 端正當責的態度 | 1. 組織中的當責態度 1) 面對當責的四種心態 2) “不值得”定律 3) “多一盎司”定律 4) 39-1=500,000,000 2. 職場中的“三個圓” 3. 當責意味著什么? 1) 不當責歸根結底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2) 當責是擴大自己能力的一個入口 3) 當責就是非常“四加一” ? 沒有假設 ? 沒有理由 ? 沒有條件 ? 沒有不可能 ? 一個信念 4. 清除掉思想雜草好的方法 |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30-17:30 |
第二部分 構建當責金字塔 | 1. 個人當責——明確當責的觀念 1) 當責流程與受害者循環 2) 當責的五大誤區 3) 管理者必須和員工澄清的道理 ? 任勞任怨 ≠ 當責 ? 態度良好 ≠ 當責 ? 履行職責 ≠ 當責 ? 完成任務 ≠ 當責 ? 勇于負責 ≠ 當責 4) 交出結果就是個人當責的好體現 2. 人人當責——厘清責任的歸屬 1) 先從兩個真實的案例談起 ? 紐約克尤公園格洛維斯兇殺案 ? 阿登屋療養院試驗 2) 旁觀者效應 3) 當責意識下降的三大主因 ? 情境的復雜性 ? 從眾心理 ? 責任的不明確 4) 角色意識決定了人的行為 5) 職責管理的“猴子法則” ? 猴子管理法的“三大要素” 3. 組織當責——深化責任的內涵 1) 透析西點校訓 2) 讓組織各層次都明確自己的責任 ? 高層責任——決策 ? 中層責任——運營 ? 基層責任——操作 3) 員工為什么會欠缺責任意識? 4) 如何提升員工的責任意識? 5) 一流企業都塑造出員工一流的責任心 ? 讓組織中所有成員達成崗位共識 ? 責任中的“角色” 6) 有責任感才有終結果 ? 也談和尚撞鐘 ? 責任的兩個層次 | |
第三部分 打造當責的體系 | 1. 打造當責體系之一—— 榜樣 1) 好和壞都是學來的 2) 榜樣的“貼標簽效應” 3) 榜樣設置的法制 4) 如何確定佳“榜樣 2. 打造當責體系之二—— 制度 1) 導致責任力降低的三大機制問題 2) 解決制度影響責任力的問題 3) 簡化流程提高責任力 3. 打造當責體系之三—— 監督 1) 解決缺少監督而影響責任的問題 2) 為什么相信下屬又要檢查下屬? 3) 監督檢查平臺的3 3 4. 打造當責體系之四—— 獎懲 1) 制度有力 監督有力 獎罰有力=責任有力 2) 你會獎勵加班嗎? 3) 如何正確認識獎懲 4) 讓員工在“獎勵超市”自由選擇 5. 打造當責體系之五—— 文化 1) 責任力從改變信念和行為開始 2) 四招落地責任文化 ? 氛圍:顯化于物 —— 氛圍營造目視明 ? 根植:內化于心 —— 理念傳播有實招 ? 規范:外化于行 —— 言行一致落實好 ? 習慣:固化于習 —— 習慣養成重要 3) 影響責任文化的三大因素 4) 問題管理中的責任理念 6. 管理者的終極責任 | |
第四部分 從管理走向領導 | 1. 領導的認知 ? 獅子和老虎誰是更強者? 1) 領導者的水平決定團隊績效的整體水平 2) 新形式下的管理現狀 3)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4) 管理者的責任就是引導下屬成長 5) “人走茶涼”是定律嗎? 6) 您能接受的領導者素質有哪些? 7) 領導者的能力來源 8) 當今領導者的三大角色與責任 9) 自我分析:我是一個領導者嗎? 2. 學會成功地影響你的下屬 1) 您的影響力測試 ? 自我分析:管理者為什么會有權 ? 自我分析:權力如何變為影響力 2) 個人權力與職位權力的對比 3) 領導者的七大影響力 ? **類:專業影響力 ? 第二類:信息影響力 ? 第三類:指示影響力 ? 第四類:職權影響力 ? 第五類:獎勵影響力 ? 第六類:關系影響力 ? 第七類:強制影響力 3. 領導者的培育人核心 —— 量才適用 1) 領導者如何正確育人 2) 成功不是選擇好而是合適 3) 下屬能力的角色認知 4) 下屬中不同角色的作用 5) 崗位匹配的誤區 6) 組建起完美的高績效團隊 7) 測試題:貝爾賓團隊職業能力測試 ? 行政者的特點 ? 協調者的特點 ? 推進者的特點 ? 創新者的特點 ? 信息者的特點 ? 監督者的特點 ? 凝聚者的特點 ? 完美者的特點 4. 會激勵并感召你的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