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暨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盛會。圖為南京大學學科處處長范從來做《收入結構與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增長》演講。
范從來:時間很緊張,不好意思,耽誤大家時間。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參加我們非常尊敬的張培剛先生個人命名的這樣一個基金會的頒獎典禮,借此機會,也向各位同行、老師匯報我們一個學術上的想法。因為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做這方面的檢驗,所以只能說是想法,而不是觀點。
我發言的題目就是關于收入的結構與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增長問題。大家可能會感覺到這個題目比較怪,怎樣把這個收入結構和增長之間聯在一起?我考慮問題是這樣一個問題,上午大家也都提出來,主要是按照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因素,過去主要是靠投資,主要是靠外需,大家都認為這樣一種增長的模式,應該說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應該調整。也就是說把原來這樣一種出口導向型的競爭模式,要轉向一種內需驅動型的,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面我想無論是理論界還是我們實際工作部門,應該都是認可的。
但是問題是什么?實際上提出這個觀點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就已經提出了,我們就提出了要擴大內需的這樣一個經濟增長模式的調整問題,但是問題是已經接近十年了,我們內需增長的模式為什么還沒有啟動?我們都在講要擴大內需,我們都在講要刺激消費,但為什么內需總是拉動不了,我們消費總是難以持續?這就是我想的這樣一個問題。
所以要啟動內需增長的模式,主要是消費,而消費應該說與收入是相關的,無論是哪些因素影響消費,但是我想收入是影響消費的基本因素,這個問題在學術上應該是成立的。我想收入問題既要從總量上來看,也要從結構上來看,大家都知道我們目前的統計口徑,一般把人的收入結構分解為四大塊,工薪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我這里是把我們蘇州和浙江做了一個比較,我們發現我們目前人類收入幾個里面工薪收入為主,經營收入比重非常小,但是財產性收入它已經開始,我們目前比重上面是1:7,表面上很少,但因為我們國家大家知道對炒房的收入和炒股的收入在統計上是沒有辦法統計的,所以這個收入結構里面實際上把財產性收入本身低估了。但是轉移性收入目前數據來講已經很高,是35%和21%,這個數據我們覺得可能有一定的水分。
為什么講這樣一個收入結構問題?剛才專家也談到關于美國的次貸危機,當然次貸危機原因是什么?我們很多專家都做了討論,但是我關注到我們討論次貸問題有一個問題,就是說美國為什么讓次貸發生問題?他為什么要對那些沒有還款能力的人發放貸款?它實際上有個假定,就是假定你借了錢買了房子以后,你那個房子會增值,我把增值的部分變成了流動性的現金,你就能還貸。那么這是它的一個最基本的進入基礎。但是這個基礎在美國表現為叫所謂的房屋產權貸款,我們按道理來講,你從銀行借錢買了房子,房子產權是歸銀行的,你不能進行處置。這種安排之下你已經抵押給銀行的房子,又會借助這個貸款把它變成第二輪的貸款,用這個貸款來歸還過去的貸款。
我是說這種安排形成了我們現實當中一般所講的財產性收入。我看到一個表格,講的是美國家庭收入幾個問題,大家可以發現在這個表當中大概意思是什么呢?美國的次貸應該是1977年以后開始啟動,也正是從1977年以后在美國家庭的收入結構里面有重大的逆轉,就是美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比重在急劇上升,也就是說在美國的家庭收入結構里面分解為雇員報酬,相當於我們講的薪水,人們說的金融資產收入就是我們講的財產性收入,然后是轉移支付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從美國這樣一個收入結構我們可以發現,在它次貸大規模爆發的背景之下,它的收入結構里面金融資產收入,或者說財產性收入本身在急劇上升,而我認為這種急劇上升,使我們從美國的金融危機里面所要吸取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在中國目前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是要增加雇員報酬、財產性報酬還是增加經營性收入問題?
按照我目前的想法,我覺得我們應該控制的是財產性收入,我們應該去增加的是經營性收入,就是說要增加收入的總量,但是總量的基礎上也有一個結構的優化問題,我不是簡單講美國金融危機歸結為是財產性收入,但是我覺得在中國目前情況下面要擴大內需,要增加收入,不能指望財產性收入,主要的有三個理由。
第一個,大家知道財產性收入本身我們說炒股票、炒房子賺錢了,大家高興,我也高興,也不能說我們炒股、炒房子賺錢了就不含勞動,這話肯定不存在,但是我要說的是什么?中國2007年2006年只要炒股,只要買房你都能賺錢了,這里有多少矛盾成分我表示懷疑。所以由此我們講到一個概念,我們把財產性收入能夠分解為兩塊,就是借用我們金融學里面講的所謂的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概念,我們把那些整個市場普遍上漲所帶來的財產性收入,我稱之為系統性收入,只要你進去了,想不賺錢都很難。這是系統性的。
如果說憑你的本事,比如說在2008年炒股還賺錢了,那就是非資本性收入,我是這樣來進行分類。在中國目前情況下面如果容忍系統性的財產性收入增加,它不利于我們整個國民財富的增加,這是第一個理由,不展開;
第二個理由,財產收入本身的系統風險遠遠大于非財產收入的系統風險。大家知道我想借貸款,我指望我的工資收入來還,我的工資收入取決于我自己努力的成果,當然我也可以把我們借貸款本身的還款,取決于買了股票、買了房子賺了錢來還,這是兩種基礎;但是以我們經營收入本身為基礎它是普遍的,而如果說以財產收入為基礎的話,它是取決于你的股市怎么走,房產怎么走,在這種情況下面,其實你是不能控制的。
第三個問題,而且我覺得財產性收入會導致一個國家經濟本身的泡沫化,財產收入炒股票賺了100%,你說等一等,等到200%再說。我覺得對于過去,現在有人提出來要把我們的房價頂起來,把我們的股市抬起來,讓財產性收入加快富民進程,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對不起,我超過時間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