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被譽為世界級三大制造技術之一。TPM 自1970年誕生開始,已成為世界各國企業間革新改善過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經典的TPM包括八大活動主題,分別是:1.革新課題(含效率化的個別改善);2.自主保全;3.專業保全;4.品質保全;5.MP設計及初期管理;6.教育訓練;7.事務TPM(管理間接部門的效率化);8.安全、衛生與環境管理。 TPM追求的基本理念是基于「人員素質的改善」及「設備體質的改善」來達成「企業體質的改善」,近幾年尤其對于人與企業體質的強化特別重視,同時由早期只注重設備保養轉而重視全面改善,這種轉變對于企業資源之綜合效率極大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本課程由親身推動TPM實務經驗豐富的講師負責主講,該講師是大陸唯一具有八年經驗,同時具備全程推動企業TPM獲得巨大成功及指導不同產業實踐TPM的顧問師傾其全部精華,于二天內完整傳授TPM的實踐內涵。課程中除了推動過程的工具講解,還清楚講述推動過程中可能遇到之疑點與困惑,并給予解決方案及正確的引導,學員可以將所學內容實際運用到工作改善中,可以避免一般上課后與實務無法結合之弊端。
一、TPM概論
1.1 TPM定義及特點
1.2 TPM八大支柱
1.3 生產經營六大指標(PQCDSM)設備六大損失
1.4 設備綜合效率OEE
1.5 成功推進TPM的方法和步驟
二、革新(焦點)課題活動
2.1 如何發掘課題?
2.2 課題改善的經典步驟和實用方法
2.3 如何有效實施課題過程管理?
三、挑戰“故障為零”
3.1 故障的理解和類別
3.2 關于故障為“0”的思考之“冰山原理”
3.3 故障為“0”的原則
3.4 關鍵部門如何分工協作
3.5決定設備生命周期成本90%之利器――“設備初期管理”
—設備初期管理之目的
—初期管理之程序
—如何在設計階段縮短試早期安定化時間
—MP設計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設備充分條件之“五大特性”設計要點
—設備必要條件之“主性能”設計要點
四、專業保全
4.1 專業保全體系
4.2 專業保全7STEP
4.3 向極限化挑戰之利器――“PM分析”
—PM分析適用時機
—PM分析步驟
—實例演練
4.4 制定維修及備件計劃之利器――“MTBF分析”
—MTBF分析之目的和應用
—MTBF分析表制作注意事項
—MTBF分析表制作五個步驟
—生成維修計劃及備件申報計劃
五、5S活動—-TPM活動成功之基石
5.1 5S活動的功效
5.2 如何有效推進5S?(推進步驟)
5.3 開展5S活動的要點和技巧(來自各行業幾百張5S優秀圖片)
5.4 5S活動中常用的法寶(“紅牌作戰”“形跡管理”“晨會制度”等等)
六、自主保全活動――TPM活動之核心支柱
6.1自主保全的含義
6.2 自主保全活動的必要性
6.3 突發LOSS和慢性LOSS
6.4 防止劣化=效率化
6.5 自主保全的目標和展開
6.6 自主保全7 STEP介紹
6.7 自主保全之12大法寶(設備MAP 、定點攝影、OPL、Q-List & Q-Mark、
Why-Why Analysis等等)
七、品質保全
7.1 如何明確品質特性?
7.2 品質特性與4M關聯性分析
7.3 設備與品質的關系
7.4 生產運營佳化Control Plan
八、辦公室事務TPM――SMART OFFICE活動
8.1 SMART OFFICE的基本方向
8.2 SMART OFFICE的實施步驟
8.3 走向自主管理之5STEP
九、如何營造企業革新改善的文化氛圍
9.1營造氛圍之十八般“利器”
9.2如何成果導入改善提案制度
9.3營造氛圍的成功案例(大量案例及圖片)
一○、世界500強TPM成功經驗推介
注:課程內容可依據客戶需求作適當的調整,培訓時間:12Hr-18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