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FMEA
2. 實施FMEA的目的
3. FMEA的類型
3.1系統失效模式 SFMEA
3.2設計失效模式 DFMEA
3.3過程失效模式 PFMEA
4. 專用術語
4.1失效模式
4.2效果
4.3原因
5. 實施FMEA的時機
6. 實施FMEA的步驟
6.1確定范圍
6.2形成FMEA團隊
6.3創建流程圖
6.4流程的輸入和輸出
6.5列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后果和原因
6.6對嚴重度、發生頻率和探測度進行排序
6.7計算風險排序數RPN
6.8改善
7. 設計FMEA(DFMEA )
7.1潛在失效模式
7.2潛在失效起因/機理
7.3潛在失效后果
7.4現行設計控制
7.5嚴重度(S)及其評價準則
7.6頻度(O)及其評價準則
7.7不易探測度(D)及其評價準則
7.8風險順序數(RPN)
7.9建議措施
7.10采取的措施
7.11重新計算RPN
7.12設計FMEA案例
8.課堂討論:風險評估
9. 過程FMEA(PFMEA)
9.1潛在失效模式
9.2潛在失效起因/機理
9.3潛在失效后果
9.4現行設計控制
9.5嚴重度(S)及其評價準則
9.6頻度(O)及其評價準則
9.7不易探測度(D)及其評價準則
9.8風險順序數(RPN)
9.9建議措施
9.10采取的措施
9.11重新計算RPN
9.12過程FMEA案例
10. 案例分析和受訓企業的實例演練